映恩生物今日启动PDIE,致力于癌症及免疫性疾病的ADC药物研发

独角兽早知道
03-25

据“独角兽早知道”独家消息源,映恩生物今日启动PDIE(Pre-Deal Investor Education),此前已通过港交所聆讯,Morgan Stanley、Jefferies、CITIC Securities为联席保荐人。

据招股书,公司于2019年注册成立,是抗体偶联药物(“ADC”)领域的全球领跑者,致力于为癌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患者研发新一代ADC创新药物。

公司拥有自主研发的两款核心产品,即DB-1303/BNT323(一款靶向HER2癌症(包括子宫内膜癌(“EC”)及乳腺癌(“BC”))的HER2 ADC候选药物)及DB-1311/BNT324(一款靶向B7-H3癌症(包括小细胞肺癌(“SCLC”)、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RPC”)及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的B7-H3 ADC候选药物)。

此外,公司有五项处于临床阶段的资产已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及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中国药监局”)的研究用新药(“IND”)批准。

公司的创新ADC资产已吸引全球领先的生物制药公司,迄今为止已建立数个全球合作伙伴关系,包括与BioNTech SE(“BioNTech”)、百济神州有限公司(“百济神州”)、Adcendo ApS(“Adcendo”)、GSK plc(“GSK”)及Avenzo Therapeutics, Inc.(“Avenzo”)的合作,交易总价值逾60亿美元。

凭借公司经验丰富的研发团队、对ADC设计的洞察及强大的执行力,公司打造了四大领先ADC技术平台:DITAC、DIBAC、DIMAC及DUPAC,以突破ADC治疗的边界。

财务方面,于2022年、2023年以及2024年截至9月30日九个月,公司实现收入分别约为160万元、17.87亿元、14.62亿元人民币;年内亏损分别约为3.87亿元、3.58亿元、5.66亿元人民币。

截至2月19日,公司尚未获得任何候选药物的上市批准,亦未从产品销售中获得任何收入。预计公司的后期ADC将在未来几年实现商业化,公司计划通过选择最佳商业模式(包括建立公司的内部商业化能力及/或与第三方(如经销商、合同销售组织(“CSO”)及许可合作伙伴)合作)使候选药物的商业价值最大化。

本次映恩生物香港IPO募资金额将在保留地区用于研究、开发及商业化公司的核心产品(即DB-1303及DB-1311);将用于研发公司的关键产品;将用于为公司ADC技术平台的持续开发提供资金,推进公司的其他管线资产以及探索及开发新药物资产;及公司未来几年的研究将集中于新型有效载荷和连接子,以扩大公司ADC的治疗指数;用于运营资金及其他一般公司用途。

免责声明:投资有风险,本文并非投资建议,以上内容不应被视为任何金融产品的购买或出售要约、建议或邀请,作者或其他用户的任何相关讨论、评论或帖子也不应被视为此类内容。本文仅供一般参考,不考虑您的个人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求。TTM对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承担任何责任或保证,投资者应自行研究并在投资前寻求专业建议。

热议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