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港股市場整體呈震盪整理格局,新能源板塊分化態勢顯著,板塊內個股分化持續加劇。在此背景下,精選優質標的成為關鍵策略。正在招股的中偉新材(2579.HK),是全球知名新能源材料企業,亦是繼寧德時代之後,即將成為國內第二家實現A+H股雙重上市的新能源材料企業,具備著廣闊成長空間,值得重點關注。
作為全球動力電池行業的龍頭,寧德時代A+H股的價格與估值分化頗具行業參考意義。截至11月5日收盤,其H股收盤價報547.5港元/股,A股收盤價為388.7元/股,經匯率換算後的H/A比價達1.29;估值層面,H股PE(TTM)為35.70倍,較A股的27.81倍高出近8個百分點。
這一溢價背後,本質是港股市場對全球新能源龍頭資產的稀缺性、行業定價權給予的明確估值傾斜,海外機構資金更願意為具備穩定市場份額與技術壁壘的核心資產支付成長性溢價。
中偉新材作為國內第二家即將實現A+H股雙重上市的新能源材料企業,其全球pCAM領域的龍頭地位、深厚的技術壁壘與清晰的增長邏輯,與海外機構對核心資產的配置偏好高度契合,有望複製寧德時代的跨境估值溢價邏輯,推動自身估值中樞上移。同時,參考港股市場對新能源高成長標的的估值定價體系,該公司估值亦存在向同業優質標的靠攏的重塑空間。
此外,雙重上市不僅為中偉新材帶來估值優化機遇,更將從資本層面賦能其長遠發展。一方面,港股國際化的投資者結構與成熟的估值體系,將推動該公司估值與全球同業接軌,進一步凸顯其龍頭資產價值;另一方面,跨境上市打通了境內外多元化融資渠道,為其產能擴張、技術研發及全球化佈局提供資金支持。在當前新能源行業盈利逐步修復、下游需求持續回暖的大背景下,該公司有望充分享受行業週期紅利,實現業績與估值的雙重提升。
在固態電池pCAM賽道,中偉新材亦率先搶佔核心卡位,一直在與領先的電池公司合作,開發用於固態電池的高鎳pCAM,目前已進入大規模試點階段。
當前,固態電池產業正處於「半固態→准固態→全固態」的關鍵漸進式發展期,在固態電池產業化的黃金窗口期,該公司通過高鎳路線精准契合技術演進趨勢,憑藉與頭部企業的協同研發構建起深厚的生態壁壘,依託大規模試點搶佔量產先機,不僅為自身打開了第二增長曲線,更助力中國在全球固態電池核心材料領域牢牢掌握競爭主動權。隨著試點進程的持續推進與技術的不斷迭代,其高鎳pCAM產品有望成為未來固態電池產業化的核心標配,這將進一步鞏固該公司的行業龍頭地位。
綜合來看,中偉新材作為全球pCAM領域的龍頭企業,具備技術、產能、市場份額的多重核心優勢,疊加穩健的財務表現與清晰的全球化增長路徑,無疑是港股新能源板塊中極具潛力的優質標的,成長空間明確,值得投資者積極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