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 公布了低于预期的季度财报,同店销售连续第五个季度下滑,但公司表示复兴计划已初见成效。
CEO Brian Niccol 在官网发布的视频中说:“我们的财务数据还不能完全反映我们的进展,但我们的‘回归星巴克’计划确实已经开始见效。我们正在快速试错,店里的一些变化已经能看出来了。”
这些调整包括:
减少咖啡制作自动化的计划
增加人手投入,比如多请了些咖啡师
这也导致本季度的利润受到了一定影响。
Niccol 表示,现在还不能用“每股收益”(EPS)来衡量公司是否成功,因为这是一个转型期。
但公司也面临外部挑战,比如特朗普政府的新关税政策可能会影响咖啡豆成本和消费者购买力。CFO Cathy Smith 透露,星巴克10%到15%的产品和配送成本来自原始咖啡豆。
公司在文件中提到,今年余下时间仍会面临宏观经济挑战,比如关税和咖啡价格波动,并会尽量减轻其带来的财务影响。
受此影响,星巴克股价在盘后交易中下跌了6%。
财务表现与华尔街预期对比如下(数据来自分析师调查):
每股收益:41美分(调整后) vs. 49美分(预期)
营收:87.6亿美元 vs. 88.2亿美元(预期)
第二财季净利润为3.84亿美元(每股34美分),相比去年同期的7.72亿美元(每股68美分)腰斩了一半。
运营利润率从12.8%降至6.9%,主要是因为公司加大了复兴投资,比如招聘更多员工。
尽管在人力上投入更多,公司却减少了设备方面的投入,比如不再推广冷萃咖啡设备,也暂停了食物加热设备的更新。
Niccol 表示:“我们更专注于人力,希望通过改善服务效率和顾客互动来减少未来的设备投资。”
在美国之外的市场,公司通过促销吸引顾客,同时也产生了企业重组相关的成本。
扣除这些重组成本后,每股收益为41美分
营收同比增长2%,达到87.6亿美元
但同店销售继续下滑,这是连续第五个季度下跌
消费者在美国和中国(星巴克最大两个市场)都偏向选择更便宜的咖啡品牌。
Niccol 去年9月上任后提出“回归星巴克”计划,目标是重回“以咖啡和顾客体验为核心”的路线。他表示,虽然初期财务数据不理想,但营销内容开始打动消费者,门店服务速度也在改善,比如正在努力实现“四分钟内完成每个订单”的目标。
不过,第二季度全球同店销售仍下降了1%,主要是因为交易次数下降了2%。
在美国,交易量下滑4%,导致同店销售下降2%
在中国,同店销售持平,交易量增长但客单价下降
去年10月,星巴克暂停了2025财年的业绩展望,并推出早期转型方案,包括裁员。2月底,星巴克宣布裁撤1100个公司岗位和数百个空缺职位。
展望未来,星巴克计划改善门店环境,比如增加更舒适的座位和“高端设计”,吸引顾客多停留一会儿。同时还将改革创新流程,优化员工排班、服务标准和点单系统,以提升整体顾客体验。
免责声明:投资有风险,本文并非投资建议,以上内容不应被视为任何金融产品的购买或出售要约、建议或邀请,作者或其他用户的任何相关讨论、评论或帖子也不应被视为此类内容。本文仅供一般参考,不考虑您的个人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求。TTM对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承担任何责任或保证,投资者应自行研究并在投资前寻求专业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