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银行业巨头受益于交易复苏与市场波动 投行业务收入集体攀升

华尔街洞察
07-16

美国银行业巨头在周二公布的财报中传递出积极信号:随着第二季度交易活动复苏,多家机构上调全年投行业务预期。然而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及关税政策仍使银行业保持谨慎态度,密切关注消费者对潜在价格上涨的反应。

摩根大通(JPM.N)、花旗集团(C.N)与富国银行(WFC.N)三大银行周二公布的利润均超预期,主要受益于消费者与企业健康的财务状况。穆迪银行业务主管洛朗·比拉德指出:"资本市场终于恢复活力,这使大型银行手续费收入显著反弹。本财报季的真正亮点将是投行与交易业务的强势回归,预计到2025年前都将保持两位数增长。"

具体业绩表现方面: - 摩根大通投行业务收入同比增长7%至25亿美元,超越此前预期。债务承销和咨询费增长抵消了股权承销下滑; - 花旗投行收入飙升15%至9.81亿美元,医疗和科技领域的并购热潮及可转换债券与IPO业务构成主要驱动力; - 富国银行投行收入增长8%达4.63亿美元,财务总监迈克·桑托马西莫称"交易量正明显回升"。

尽管美国总统四月宣布的多国关税政策曾令并购活动陷入停滞,市场情绪现已转向乐观。花旗首席财务官马克·梅森表示:"市场正逐渐适应波动性与关税影响的不确定性。"该行当季交易收入激增16%至59亿美元,创2020年二季度以来最佳表现。

银行业高管对经济前景仍持审慎态度: 摩根大通CEO杰米·戴蒙强调预测环境异常复杂,指出"重大风险"包括贸易摩擦升级、地缘政治恶化、财政赤字高企及资产价格泡沫。这番表态与纽约梅隆银行CEO罗宾·文斯的乐观判断形成微妙对比:"投资者已回归现实认知——美国经济根基稳固,股市正反映这一事实。"

二级市场反应呈现分化: 富国银行因下调净利息收入预期股价重挫6.3%;摩根大通微跌0.7%;花旗则因宣布40亿美元股票回购计划大涨5%,股价触及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峰值。

行业曙光初现: 西北互惠财富管理股票投资总监马特·斯塔基指出:"当前交易环境向好,投行项目储备增加,银行业盈利空间正在打开。"多家机构顺利通过美联储压力测试,叠加监管松绑预期,为行业复苏创造有利条件。随着高盛(GS.N)、摩根士丹利(MS.N)及美国银行(BAC.N)即将公布财报,市场将持续验证复苏势头。

免责声明:投资有风险,本文并非投资建议,以上内容不应被视为任何金融产品的购买或出售要约、建议或邀请,作者或其他用户的任何相关讨论、评论或帖子也不应被视为此类内容。本文仅供一般参考,不考虑您的个人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求。TTM对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承担任何责任或保证,投资者应自行研究并在投资前寻求专业建议。

热议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