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息必然利好股市"——这一被广泛接受的认知正受到历史数据的严峻挑战。逆向分析之父汉弗莱·尼尔(Humphrey Neill)曾警示:"当众人想法一致时,往往可能集体犯错。"美联储降息与股市表现的关系正是最佳例证。
自1980年以来历次美联储降息后的数据显示:降息一个月后股市下跌的概率高达40%,六个月后下跌概率为37%,即便在十二个月后仍有27%的下跌可能。这些统计明确表明,即便美联储如市场预期在9月会议降息,也远不能保证股市必然上涨。
为什么美联储降息后股市有时会下跌?
普遍认识是,如果在经济相对强劲的情况下降息,市场往往会上涨;如果在经济疲软的情况下降息,市场往往会下跌。
这一规律有助于解读上周股市对 8 月份就业报告的反应。该报告意外疲软,推高了美联储在9月议息会议上降息的可能性。标普 500指数起初因这一消息短暂上涨,但随后迅速逆转走势 —— 这或许是因为投资者意识到,经济衰退的风险可能正在逼近。
这种预期意味着,若美联储本月宣布降息,市场表现或许并不乐观。
数据相关性:与普遍认知相反的趋势
从数据相关性来看,标普500指数的每日变化与美联储本月降息概率之间的关系,也为 “降息后市场可能低迷” 提供了支撑。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的 FedWatch工具过去 12 个月来,每个交易日都会根据30天联邦基金期货计算降息概率。
几乎所有投资者都认为二者呈反向相关:预期联邦基金利率上升,标普500指数就会下降,反之亦然。
但实际数据却显示相反的趋势:过去12个月,平均而言,当市场对 9 月份会议后联邦基金利率的预期高于前一天时,标普500指数的表现反而更好。这一相关性在统计学家常用的 95% 置信水平上具有显著性,表明这种模式并非偶然。
以今年4月2日的市场反应为例,当日白宫宣布 “解放日” 关税政策后,关税举措增加了经济衰退甚至更糟情况的预期可能性。因此,在4月2日之后的一周,股市与预期联邦基金利率双双下跌,标普500指数暴跌,对9月会议后联邦基金利率的预期下降26个基点,这对于通常平稳的联邦基金期货市场而言,单周跌幅已相当显著。
而一周后,当特朗普总统宣布暂停大部分 “解放日” 关税 90 天时,上述趋势随即逆转:声明发布当天,标普500指数飙升9.5%,对9月会议后联邦基金利率的隐含预期也跃升 23 个基点。
投资者如何面对9月降息会议
对于投资者而言,可从中汲取两大启示:其一,需审慎对待对降息的过度期待,美联储降息未必是利好,甚至可能暗藏利空信号;
其二,应始终愿意让自己的固有信念接受统计学检验,尤其是那些被几乎所有人认同的观点。这类观点最具危险性,因其广泛传播而容易被盲目遵循,一旦被证明错误,投资者将面临更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