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所有美国人的警示:信贷风险加剧之际

华尔街洞察
07-15

随着经济学家对关税引发的价格上涨、通胀攀升、利率上扬及就业市场前景忧心忡忡,信用评分体系正迎来重大变革。FICO宣布,2025年秋季将把"先买后付"(BNPL)贷款数据纳入信用评分模型。BNPL服务如Uplift、Affirm和Klarna正吸引现金流紧张的消费者——结账时,账单常被拆分为四期免息支付,诱惑力十足。美联储调查显示,去年15%的受访者在过去12个月使用过BNPL,较2023年的14%和2021年的10%持续上升;其他民调更将该比例推高至40%以上。

消费者对经济前景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上月消费者信心指数从98.4骤降至93,个人消费在5月意外下滑0.1%,逆转了4月0.2%的增长势头。当下绝非依赖信贷的良机,但高信用评分能显著降低借贷成本。Experian数据显示,平均信用评分为715(属"良好"级),其中21%消费者评分在670-739(良好),27.8%在740-799(非常好),22.5%达800-850(卓越);13.2%评分仅300-579(较差),15.5%为580-669(一般)。尽管美国消费者净资产均值超100万美元,中位数却接近19万美元——信用评分虽非衡量财务健康的完美标尺,却至关重要。

令人忧心的是,BNPL正被用于购买必需品。LendingTree上月调查发现,25%的用户用BNPL贷款采购杂货,较一年前激增11个百分点;Z世代中,三分之一以此方式购物,频率仅次于服装、科技产品和家装。圣路易斯联储报告警示,信用卡债务逾期30天的比例自2021年上半年持续上升,低收入地区增幅63%,远超高收入地区的44%。

维持高信用评分需持之以恒的习惯,而非临时策略。FICO强调,评分考量五大因素:还款记录(35%)、负债水平(30%)、信用历史长度(15%)、新信用(10%)和信用组合(10%)。良好实践包括:定期检查信用报告以识别隐患(如未付账单);优先注销年费高昂且不用的信用卡;若需精简卡片,先关闭最新账户。切记,频繁申请信用卡会添加查询记录——尽管影响有限,但短期内多次查询会拉低分数,因放贷机构视主动申贷者为高风险。

玩弄信用系统弊大于利。开卡仅为奖金而后关闭,或过度管理多张卡片,不仅徒增欺诈风险,还会推高行业成本并损害自身信用。当前经济环境中,突发失业或紧急事件易致财务混乱。6月消费者价格指数创年内最大涨幅,通胀率从2.4%升至2.7%,可能阻碍美联储本月降息。在此不确定时期,削减信用卡债务、尊重信用规则方为上策——高分源于日常自律,而非投机取巧。

免责声明:投资有风险,本文并非投资建议,以上内容不应被视为任何金融产品的购买或出售要约、建议或邀请,作者或其他用户的任何相关讨论、评论或帖子也不应被视为此类内容。本文仅供一般参考,不考虑您的个人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求。TTM对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承担任何责任或保证,投资者应自行研究并在投资前寻求专业建议。

热议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