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 英特尔 (INTC)股价遭受重创。在动荡期里,英特尔不仅迎来了新任掌门人,更将在下个月组建一个更聚焦半导体管理经验的董事会。
前任首席执行官帕特·盖尔辛格(Pat Gelsinger)执掌的近四年间(任期至2024年11月底),英特尔股价暴跌55%。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竞争对手英伟达(NVDA)同期实现了三位数的年增长率。更让英特尔难堪的是,2024年末,这家GPU巨头取代其成为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DJIA)成分股。
如今,在市场的至暗时刻,英特尔投资者终于看到了一丝曙光。虽然公司年内跌幅接近2%看似平淡,但当英伟达重挫17%、标普500指数下挫9%时,这个数字就显得难能可贵。市场分析认为,有意抛售英伟达的投资者大多已完成操作。
近期一位重量级买家的大手笔购入更引发关注:新任CEO陈立武(Lip-Bu Tan)履新时承诺购买价值2500万美元的公司股票,并于3月初完成交易。尽管盖尔辛格有逢低吸纳的习惯,但陈立武上任即履诺的果决更让投资者侧目。值得注意的是,陈立武选择直接从公司而非公开市场购股,这意味着短期内他的资金注入将超过薪酬所得。
去年12月1日盖尔辛格离任时,临时接任执行主席的独立董事弗兰克·耶里(Frank Yeary)就将"重振投资者信心"列为核心目标。四天后,耶里宣布董事会迎来两位强援:光刻机巨头阿斯麦(ASML)前总裁兼CEO埃里克·梅乌里斯(Eric Meurice),以及微芯科技(MCHP)董事长史蒂夫·桑吉(Steve Sanghi)。耶里盛赞二人是"创造股东价值的成功典范"。随着陈立武重返董事会(他曾在2024年8月离任),英特尔董事会扩容至14人。
身兼达尔文资本顾问公司管理合伙人的耶里(自2009年起担任英特尔董事)显然无意维持臃肿的董事会架构。3月下旬的监管文件显示,欧玛·伊什拉克(Omar Ishrak)、刘金菊(Tsu-Jae King Liu)和丽莎·拉维佐-莫瑞(Risa Lavizzo-Mourey)三位董事将于5月6日年度股东大会后卸任。耶里在声明中感谢他们"作为成就卓著的领导者,以深厚经验为董事会作出贡献"。
值得关注的是,离任的三位董事均缺乏半导体行业高管经历。前任董事会主席伊什拉克2017年加入时,身份是医疗科技公司美敦力(MDT)的CEO;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工学院院长刘金菊2016年入选,学术背景深厚;2018年加入的拉维佐-莫瑞则是健康政策专家,曾任罗伯特·伍德·约翰逊基金会主席。
"董事会定期更新以确保具备监管业务、创造长期价值所需的专业经验。"英特尔在声明中强调,"埃里克和史蒂夫是业界备受尊敬的领袖,他们的技术与管理经验将为董事会注入新活力。"三位离任董事均由前高管安迪·布莱恩特(Andy D. Bryant)任主席期间入选,而布莱恩特本人在2020年5月——盖尔辛格上任半年前——已离开董事会。
媒体指出,留给陈立武力挽狂澜的时间窗口正在收窄。5月股东大会完成董事会换届后,英特尔或将宣布重大战略调整。这家芯片老店能否在行业变局中重获生机,未来数月的每一步都至关重要。
免责声明:投资有风险,本文并非投资建议,以上内容不应被视为任何金融产品的购买或出售要约、建议或邀请,作者或其他用户的任何相关讨论、评论或帖子也不应被视为此类内容。本文仅供一般参考,不考虑您的个人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求。TTM对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承担任何责任或保证,投资者应自行研究并在投资前寻求专业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