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日,一年一度的伯克希尔・哈撒韦股东大会如约而至。会场内外一如既往地挤满了来自全球的投资者与行业朝圣者,他们怀揣着对投资智慧的渴望,期待从这场年度盛事中汲取养分。
然而,这场看似寻常的盛会,将成为投资界载入史册的重要时刻——94岁的“股神”沃伦・巴菲特,在会上郑重宣布退休,明确表示将在今年卸下伯克希尔・哈撒韦CEO的重任。
作为伯克希尔・哈撒韦的灵魂人物,以及价值投资理念最成功的践行者,巴菲特早已超越了单纯的企业家与投资者范畴,成为投资界的一座丰碑。在当今投资领域,很难再找到一位像他这样,能将商业智慧、投资远见与人生哲学完美融合的传奇人物。
可以说,有巴菲特的投资界与没有他的投资界,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世界。如今,随着他宣布卸任CEO,这个由他一手缔造、引领长达数十年的伯克希尔“黄金时代”,也可能正式结束。
市场投资者对该消息表现出了一定的悲观情绪,并开始忧虑这家企业集团在传奇的60年掌门之后的新道路。
01
意外的退休宣言
“沃伦,您的CEO继任者是谁?”
这一问题,或许是企业史上被追问最多、却长期悬而未决的谜题。在伯克希尔·哈撒韦年度股东大会上,每年,沃伦·巴菲特与查理·芒格主持的现场问答环节中,总会有股东抛出这一经典提问。两位掌舵人惯常的回应,“董事会已指定继任者,但我们不会透露姓名”。
这与5公里长跑比赛、喜诗糖果的椰子邦邦糖蘸酱展示一道,早已成为股东大会周末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直至2025年伯克希尔·哈撒韦股东大会临近结束时,局面终于发生了转折。巴菲特对着镜头突然发话称:“明天伯克希尔将召开董事会,在11位董事中有两位——我的孩子霍华德和苏茜,已经提前知晓我的提案。对其他董事而言,这将是个新消息。但我认为时机已至,阿贝尔应在年底正式出任公司首席执行官。”
尽管巴菲特早在2021年就指定分管非保险业务的副董事长阿贝尔为接班人,但股神的退休宣言仍然令人意外。意识到这可能就是巴菲特的退休宣言时,见证这一历史时刻的参会股东们纷纷集体起立鼓掌,阿贝尔也起身向巴菲特致敬。
面对这略显伤感的氛围,巴菲特还不忘幽默地调侃:“你们喝口可乐,冷静下来好吗?谢谢你们。”
02
执掌伯克希尔60年
投资回报率超50000倍
今年是巴菲特收购伯克希尔公司60周年,也是伯克希尔“巴菲特时代”谢幕的开始。
60年前,伯克希尔不过是一家濒临倒闭的新英格兰纺织厂,在巴菲特通过其运营的投资合伙企业接管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伯克希尔已发展成为市值近1.2万亿美元的商业巨头,业务广泛涵盖保险、铁路、零售、制造和能源等多个领域。巴菲特选择在公司股价刚创下新高之际交棒,无疑是在巅峰时刻为自己的掌舵生涯画上了圆满句号。
巴菲特的投资成就更是令世人惊叹。
从1965年至2024年,伯克希尔股票的年化复合增长率接近20%,远超同期标普500指数约10%的增长率。简单换算一下,1965年投资伯克希尔股票的1万美元,到今天价值已超过5亿美元,投资回报率超50000倍。
不过,单纯从业绩角度来看,巴菲特并非没有争议。
与一些回报惊人的对冲基金公司相比,他的业绩并非独一无二。而且,巴菲特的投资理论看似简单易懂,甚至有人认为他的成功源于运气,《反脆弱》作者塔勒布就曾直言巴菲特不过是个“随机致富的傻瓜”。
此外,近年来巴菲特的投资风格也面临着迭代压力。自2000年之后,他的年化回报率不到10%,公司持有大量现金和短期国债,巴菲特本人也感慨符合价值投资标准的便宜好公司越来越少。
然而,巴菲特真正的伟大之处,在于他开创并弘扬了价值投资理念,为投资领域带来了全新的思考维度。
他强调在投资中引入时间维度进行审慎思考,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导向,秉持对长期投资的坚定信念。价值投资的核心,就是坚持做正确的事,哪怕这些事看似简单——投资那些价格合理的优质公司,并长期持有。
本质上,价值投资就是坚持做正确的事,哪怕这些事情看起来很简单,即投资便宜的好公司并且长期持有。
03
阿贝尔会是下一个“巴菲特”吗?
现年62岁的阿贝尔,将成为自1970年以来伯克希尔首位新任CEO,这一任命也兑现了多年前制定的接班计划。
虽然阿贝尔长期担任巴菲特的副手,对于阿贝尔的能力,巴菲特也在股东大会上给予了高度评价,但股东们仍然在谨慎观望阿贝尔能否在投资业务上展现出巴菲特同等的“神力”。特别是在手握超过3000亿美元的现金之时——这是巴菲特近年来在市场动荡中基本未动用的一笔巨资。
而且,股东们也想知道,阿贝尔是否会重塑伯克希尔那独特而精简的高管团队,他是否有不同的风险偏好或行业倾向,以及伯克希尔是否还能继续成为那些寻求大笔资金和信任背书企业的首选。
他们甚至关心,这场因巴菲特和他已故合伙人查理·芒格的智慧与幽默而闻名全球、被誉为“资本家的伍德斯托克”的年度股东大会是否还能持续下去。其中《雪球:沃伦·巴菲特与财富人生》的作者艾丽丝·施罗德就表示:“人们热爱沃伦,是因为他有一种魔力。要重现这种魅力,阿贝尔几乎不可能。”
很少有人指望阿贝尔能像巴菲特那样成为美国街头巷尾的明星人物,或享受聚光灯下的聚焦,但巴菲特的离去,却带来了更深层的疑问:在他不在的时代,外部世界会对伯克希尔施加怎样的压力?
这也是对巴菲特投资流程的一次终极考验:当一家公司的成功不再依赖个人能力,而是依靠完善的制度、独特的文化和高效的团队体系运转时,它能否顺利穿越经济周期,持续为投资者创造价值?
阿贝尔肩负的使命,或许不是成为下一个巴菲特,而是要证明“巴菲特式投资”的核心理念,能够通过制度化、体系化的运作,在没有“股神”的年代,依然为投资者带来稳健的回报,续写伯克希尔的传奇故事。
免责声明:投资有风险,本文并非投资建议,以上内容不应被视为任何金融产品的购买或出售要约、建议或邀请,作者或其他用户的任何相关讨论、评论或帖子也不应被视为此类内容。本文仅供一般参考,不考虑您的个人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求。TTM对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承担任何责任或保证,投资者应自行研究并在投资前寻求专业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