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eWeave收购房东交易惊动投资者,AI热潮估值泡沫显露

华尔街洞察
07-15

CoreWeave对Core Scientific的收购本应成为人工智能领域的亮点交易,却意外刺破了自身的估值泡沫。投资者用行动传递出清晰信号:Core Scientific股东拒绝接受CoreWeave虚高的股票作为支付方式,并对其价值能否撑到第四季度交易截止时持悲观态度。

交易宣布后,Core Scientific股价应声大跌。尽管周一止住了连续五天的跌势,但自7月7日披露以来累计下挫25%。以全稀释股数计算,Core Scientific市值已缩水至60亿美元,较CoreWeave当前报价低12亿美元;同期,CoreWeave股价也下滑20%。

投资者的疑虑不难理解。CoreWeave市值高达640亿美元,对应2025年预期收入的13倍市盈率,却尚未盈利。更令人担忧的是,上季度微软单一客户贡献了72%的销售额。作为一家今年初上市的AI云计算公司,CoreWeave租用Core Scientific的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未来12年需支付超100亿美元租赁费。Core Scientific股东似乎坚信,分拆运营才是更优选择。

交易失败风险正急剧放大。股价暴跌的核心原因在于CoreWeave股票此前已被高估。6月26日媒体曝光谈判消息前,Core Scientific股价仅略高于12美元;而交易初始报价每股20美元,现仍溢价21%,远超市场对不确定性交易的常规溢价水平。这种异常反应折射出AI热潮的深层隐患——当一家巨头溢价收购时,目标公司股东竟集体逃离,这在资本市场实属罕见。

流动性匮乏加剧了危机。CoreWeave仅13%的流通股可供公开交易,约4700万股,这种稀缺性曾助推股价在三个月内从40美元飙升至187美元。然而,低流通量也造成做空成本畸高,限制了套利空间。更紧迫的是,9月24日锁定期结束后,内部人士和早期投资者将释放2.9亿新股,供应洪流可能进一步打压股价。

当前交易价差预示协议可能破裂。CoreWeave本想借收购巩固AI龙头地位,却因报价不被认同而自毁长城。对这家风口上的企业而言,这场闹剧无疑投下刺眼阴影。

免责声明:投资有风险,本文并非投资建议,以上内容不应被视为任何金融产品的购买或出售要约、建议或邀请,作者或其他用户的任何相关讨论、评论或帖子也不应被视为此类内容。本文仅供一般参考,不考虑您的个人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求。TTM对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承担任何责任或保证,投资者应自行研究并在投资前寻求专业建议。

热议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