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投资界)
“同样是高水平的人工智能,为什么中国股市比标普500有这么大的折价?这不合理。”3月7日,瑞银证券中国股票策略分析师孟磊表示,“会有更多海外投资者介入,推动估值上的修复。”
由DeepSeek引发的针对中国资产的重估潮正在资本市场上演:自蛇年春节(2月3日)以来,汇聚了最多中国互联网科技公司的恒生科技指数一路狂飙,并创下三年以来的新高。区间涨幅一度达31.83%。
Wind数据显示,自2月3日至3月7日,恒生科技指数的总市值增加了3.04万亿元。其中,恒生科技指数的权重股代表(截至3月7日收盘)如阿里巴巴上涨58.55%、腾讯控股上涨32.97%、小米集团上涨41.91%。
与此同时,美股波动加剧,今年以来,标普500成分股的市值较年内高点蒸发(截至3月11日)超5.08万亿美元(约36.72万亿元)。3月10日,美股更是遭遇“黑色星期一”,其中特斯拉一夜暴跌超15%,股价较高点“腰斩”,今年以来总市值已跌去5842亿美元。而3月11日,恒生科技指数低开高走走出独立行情,开盘时一度跌2.66%,收盘时则上涨1.39%。
东升西降之际,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突破正在改写资本市场的叙事,海外资本对中国科技股的兴趣日益提升。在多家海内外知名投行看来,这场对中国资产的重估潮方兴未艾。
华尔街转向,集体唱多中国资产
在DeepSeek发布推理大模型R1之前,业界普遍认为,训练人工智能大模型必须靠“堆算力”。这也是过去推动GPU厂商英伟达业绩和股价不断上扬的重要原因,而英伟达的高性能芯片不仅奇货可居,还成为美国打压中国科技发展的工具,屡屡被严格限制向中国出口。
春节前夕,凭借超低训练成本、开源生态和媲美OpenAI的性能,DeepSeek在全球多个市场迅速登顶应用商店下载榜首。
德银率先看多中国资产,称DeepSeek的推出标志着中国在高附加值领域和供应链主导方面的迅速扩展。
摩根士丹利首席中国股票策略师王滢在2月21日表示,中国股市的结构性变化即将到来,中国在技术领域尤其是AI领域的突破将使中国资产估值得到提升。
中国不只有DeepSeek,春晚上跳舞的宇树机器人、创作出全民游戏《黑神话·悟空》的游戏科学等“杭州六小龙”,引发全球对中国科技创新的热烈讨论。
腾讯旗下AI应用“腾讯元宝”登顶应用商店下载榜首。小米在新能源汽车SU7取得市场成功后,发布售价为52.99万元的SU7 Ultra向高端市场进发。这些信息无疑进一步提振了投资者的热情。
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邢自强表示,中国产业链的优势非常强大,上下游供应链完备;有大量的人才储备和工程师红利;还有韧性十足的民营企业,一定不会在下一阶段的全球科技竞争中缺席。春节之后,A股、港股包括其他市场上科技股表现也受到了相关热点的带动。
美股暴跌前,巴菲特已大幅减仓
西方不亮东方亮,中国资产重获海外投资者青睐,大洋彼岸的美国,却经历了一次科技股的暴跌,业内人士指出,这次暴跌也是对其过去两年市值暴涨的调整。
以英伟达、微软等科技巨头为代表的美股科技七姐妹,在过去两年间总市值上涨了5.97万亿美元,对标普500指数的市值增长贡献高达53.54%。
孟磊指出,人工智能的赋能是过去两年美股表现非常不错的重要原因之一。
此前,市场一度认为,高水平人工智能只会发生在美国。
“DeepSeek对过去两年无懈可击的美国AI叙事带来了实质性的冲击。”中金公司研究部执行总经理、宏观经济分析师张峻栋表示,尽管美国的政府债务问题、赤字率在过去两年一直很糟糕,但美元资产的投资人倾向于相信美股的AI叙事——AI能够推动劳动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显著提升,美国的债务问题可以有效化解。
不过,投资界对美国经济衰退和美股估值泡沫的担忧一直存在。
邢自强提到,美国的移民政策、关税政策以及裁撤联邦雇员等举措,导致市场对美国经济忧心忡忡。而在放眼全球,中国尽管也会受到一些外部环境影响,但相较而言政策面和基本面都是确定的。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表示,刺破美股科技股泡沫的这根针,有可能是DeepSeek出世,打破了美国人工智能的投资逻辑,使美股科技股出现估值回落;也可能是关税政策导致市场对于美国经济走向衰退的担忧加大。
杨德龙提到,在美股估值泡沫后,股神巴菲特开启了抛售模式。伯克希尔哈撒韦2024年报披露,巴菲特大幅减仓美股,尤其是第一大重仓股苹果。这正应和了他的名言“别人贪婪时我恐惧”。在去年全球资本涌向美股特别是美国科技股时,巴菲特选择了大幅减持。
内资3000亿疯狂扫货港股
当美国科技股被巴菲特减持时,资金开始青睐中国吸引海外投资者的桥头堡——香港股市。
这其中,南向资金率先嗅到了风向转变的味道。
南向资金是指内地机构、个人投资者流向香港市场的资金,是观察内地对港股投资情绪的重要指标。
3月10日,南向资金净买入296.26亿港元,创下近三年来南向资金的最高净买入纪录。今年以来,南向资金净买入金额达到3225.14亿元,并且在绝大多数交易日都维持了大幅净买入。
南向资金主要都在买什么?Wind数据显示,近三个月以来,阿里巴巴、腾讯控股、中芯国际分别以751.77亿港元、525.80亿港元、204.45亿港元成为南向资金净买入金额前三的公司。
中金公司研究部首席海外策略分析师刘刚指出,南向资金加速流入,是去年同期的5倍以上,南向成交占比维持在30%左右,对港股定价的影响力上升。内地投资者在港股市场的活跃程度影响港股资产价格重估。
不过,刘刚还指出,当前中国市场外资整体小幅回流,以被动和交易资金为主。叠加近期亚太地区市场的低迷表现和客户路演反馈,本轮港股的外资流入目前可能还更多是亚太和新兴市场内部轮动。
邢自强也提到,近期的行情很多是北水南下以及对冲基金等短线投资者。而特别长线的资金如主权基金、共同基金等步伐慢一点,他们还在做调研,希望看到下一阶段宏观政策继续发力,使得市场信心的恢复从科创界扩散到更多的行业。如此外资对中国资产的配置兴趣和资金涌入就能不断被夯实。
对于部分海外对冲基金加仓中国股市但近期获利了结的情况,孟磊表示,不必过度在意对冲基金短线的波动变化,因为其考核期限和投资期限都较短,更多基于短线的交易性思考。
从长线资金角度看,中国拥有以DeepSeek为代表的高质量、开源、免费的大模型,这一长期叙事的变化对长线投资者非常有帮助,尤其在美股波动之际,资金开始寻找新的投资洼地。目前海外投资者形成共识的投资方向,一块是欧洲,一块是中国资本市场。市场期待,过往美国科技股所享受的估值溢价开始在中国市场发生。
1.7万亿长线资金等待入场
在短期已经收复30%的反弹后,市场更关心,本轮中国资产重估走到哪一阶段了?
中金刘刚指出,港股当前估值仍处于历史区间的较低水平。可比公司口径下,中国“科技十巨头”动态PE均值为21.9倍,低于美国“科技七姐妹”的28.4倍。
孟磊指出,短期来看,人工智能还没有带来企业大幅的盈利增长,即便发达市场也没有看到很快的盈利增长,更多是估值、叙事方面的变化。近期中国股票市场上升更多是由于资金的驱动。
但他强调,“行情能够持续多久,我们的理解是不必过度担忧”。过往中国股票市场估值大幅折价,但其盈利增长与其他新兴市场并没有显著差异。短期来说,还是聚焦于科技相关的DeepSeek带来的正面影响;中期来看,随着消费进一步复苏和政策落地,重估板块从科技领域扩散到更多领域,这个行情会更长。
瑞银孟磊认为,新兴市场中只有中国市场拥有高质量、开源的大模型。海外投资者在配置时自然对中国股市产生比较大的兴趣。截至去年末,外资对中国的配置还处于比较低的位置,有明显的加仓空间。“目前来说,以科技板块为代表的整体行情,也有估值进一步修复的空间,海外投资者的仓位也有待进一步提高。”
政策层面也在鼓励长线资金作为耐心资本入市。据瑞银估算,包括保险资金、公募、社保资金等在内,全年有接近1.7万亿元的长线资金流入。这有助于股票市场结构性的改善,对市场估值起到正面助推作用。
过去两年间,由于投资体验不佳,居民超额储蓄大幅增长备受关注。央行统计显示,截至2024年末,我国住户存款增加14.26万亿元。
有投资者介绍,其在过去三四年间均以保本保息的存款产品为主。但当下银行的五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已仅有1.95%,味同鸡肋,而资本市场近期走强,盈利的确定性有所提升,于是她开始尝试购入部分股票型基金希望博取高收益。
市场预期,当财富效应显现时,部分超额储蓄或将重新回流资本市场。
免责声明:投资有风险,本文并非投资建议,以上内容不应被视为任何金融产品的购买或出售要约、建议或邀请,作者或其他用户的任何相关讨论、评论或帖子也不应被视为此类内容。本文仅供一般参考,不考虑您的个人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求。TTM对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承担任何责任或保证,投资者应自行研究并在投资前寻求专业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