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香港4月22日 - 尽管引领了一场技术革命,但很少有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能赚钱。在漫长的价格战中,拥挤的电动汽车市场几乎没有赢家。
在新闻发布会上,小鹏汽车9868.HK首席执行官何小鹏和总裁顾宏地雄心勃勃,预测该公司将通过向全球扩张和建立内部人工智能(AI)能力,成为中国竞争激烈的电动汽车行业为数不多的幸存者之一。
小鹏汽车尚未盈利,尽管自 2018 年推出首款汽车以来销量快速增长,并获得了大众汽车VOWG.DE的投资。许多其他中国同业也面临同样的困境,尽管中国电动汽车行业引领着一场颠覆全球汽车行业的技术革命。只有少数几家厂商盈利,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比亚迪002594.SZ,它是中国最大的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生产商,也是特斯拉TSLA.O的主要竞争对手。
“他们没有盈利,因为他们投资了很多新东西,但他们的盈利能力正在提高,”研究公司Jato Dynamics的中国市场专家Bo Yu谈到小鹏汽车时说。“他们已经开始自主研发AI和自动驾驶技术,飞行汽车不仅仅是一个作秀--他们真的相信它。”
齐聚上海车展的中国电动汽车厂商面临的一个紧迫问题是,如何以及何时才能将突破性车型的激增销量转化为可持续的利润。激烈的竞争推动了行业创新,但也使中国成为一个几乎没有赢家的市场。
小鹏汽车总裁顾宏地对这一挑战有着清醒的认识。“过去二十年,我们看到只有少数几家公司表现良好,”他说。“我非常担心中国汽车制造商……我认为最终只有10家能够生存下来。”
Jato Dynamics的数据显示,目前有169个国内外汽车品牌在中国市场展开竞争,但只有14个品牌的市场份额超过2%。去年,86个品牌共生产了327款电动汽车,其中不包括混合动力汽车。
竞争已将价格压低至中国以外地区难以企及的水平。特斯拉和其他汽车制造商在美国难以生产售价低于3万美元的电动汽车,而比亚迪的入门级海鸥电动掀背车--2023年上海车展的明星车型--售价却低于1万美元。
**扩大出口**
何小鹏表示,小鹏汽车必须在技术突破和成本控制之间取得平衡,并通过“全球化”在中国以外地区寻求利润。小鹏汽车已于2024年进入30个新市场,并计划今年再进入另外30个国家。何小鹏表示,公司的目标是最终实现一半的汽车在中国以外地区销售。
顾宏地表示,小鹏汽车扩张的“核心地区”将是欧洲、东南亚、中东和拉丁美洲。美国显然不在这个名单上,因为美国总统特朗普正在加剧与北京的长期贸易战,实际上已经禁止了中国汽车和零部件的进口。
顾宏地表示,行业变革要求汽车制造商自身成为科技公司,而不是依赖供应商。小鹏汽车上周宣布,将很快为其汽车配备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AI)芯片。
**盈利之路**
少数中国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制造商已经克服了严峻的盈利挑战。
比亚迪通过提供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车型,实现了巨大的销量,并实现了盈利。去年其全球销量达到420万辆。比亚迪也是世界上垂直整合程度最高的汽车制造商之一,这意味着它的绝大多数汽车零部件都是自己制造的,从而节省了时间和金钱。
去年,比亚迪营收近1,070亿美元,利润约55亿美元,创历史新高。相比之下,特斯拉2024年的营收近980亿美元,净利润为70亿美元。
其他盈利企业包括更成熟的中国汽车制造商,如奇瑞汽车和吉利汽车 0175.HK。在开始生产电动汽车之前,这两家公司已经拥有很大的汽油动力汽车业务。
两家规模小得多的电动汽车制造商--零跑汽车和理想汽车--目前也实现了盈利,尽管它们的战略截然不同。Jato Dynamics 分析师Bo Yu表示,零跑汽车专注于制造高质量的低成本汽车,不添加高成本配置,而理想汽车则专注于高端汽车。
“价格战对行业盈利能力来说不是什么好事,”她说道,“但也不是坏事,因为它能推动创新。”
小鹏汽车也专注于高端市场,销量不断加速,去年总销量约为19万辆。该公司在一份声明中表示,仍致力于实现今年盈利的目标。(完)
(编审 张涛)
((tao.zhang@thomsonreuters.com; 86-10-56692071;))
免责声明:投资有风险,本文并非投资建议,以上内容不应被视为任何金融产品的购买或出售要约、建议或邀请,作者或其他用户的任何相关讨论、评论或帖子也不应被视为此类内容。本文仅供一般参考,不考虑您的个人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求。TTM对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承担任何责任或保证,投资者应自行研究并在投资前寻求专业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