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核准大超预期 AI及核聚变等助力核电零部件板块业绩与估值共振

智通财经
04-29

智通财经APP获悉,中信证券发布研报称,国常会核准的机组数量及时间均大超预期,自主可控逻辑及AI需求刺激下,核电有望成为新基建,全球范围内核电产业有望迎来复兴,国内方面核电机组的有序推进有望拉动零部件订单增长,四代堆及小堆接连取得突破,核聚变打开行业天花板,建议关注在手订单饱满的核电阀门龙头公司;具备高端密封产品优势的机械密封龙头公司;在三/四代核电领域实现国产化的特种电机龙头公司;核电用特种焊材龙头公司;受益乏燃料贮运及后处理需求的龙头公司;核级海绵锆龙头公司;拥有控制棒驱动机构、核主泵、堆内构件制造资质的公司。

中信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国常会核准10台机组,数量及核准时间超预期。

据新闻联播4月27日消息,当天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核准浙江三门三期工程等核电项目。据核电那些事微信公众号,此次在国常会上获批的新项目分别是广西防城港核电三期(5、6号机组),广东台山核电二期(3、4号机组),浙江三门核电三期(5、6号机组),山东海阳核电三期(5、6号机组),福建霞浦核电一期(1、2号机组),共计5个工程、10台新机组。2022年以来,我国已连续四年每年核准10台及以上核电机组,保持了常态化审批节奏,且此次4月份即有一次性十台机组核准,此次核准数量及时间均大超预期。

自主可控,国产化龙头显著受益。

核电板块无惧关税变动风险,为进一步保证能源安全,我国早已围绕关键设备材料国产化替代、在役机组安全性能提升、核电自主软件开发取证等积极推进研发工作,已形成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主设备成套供应能力。根据新华网2024年5月16日文章《中核集团:打造“硬核”科技的更多可能》,目前“华龙一号”相关设备国产化率已超90%。进口替代趋势有望拉动我国自主生产的核电零部件单位价值量进一步提升,预计细分领域龙头生产商将显著受益。

AI发展拉动能源需求,核电成长逻辑明确。

据新华社4月26日消息,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25日下午就加强人工智能发展和监管进行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据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2024年9月18日测算数据,如果今后核电产业实现“高增长”,到2050年全球核电发电量将达到890GWe(十亿瓦电功率),考虑到目前全世界正在运行的439座核电站的发电量为395GWe,到2050年为止,最多将追加建设550座核电站,行业成长逻辑明确。

四代堆及小堆接连取得革命性突破,出口预期进一步扩充市场空间。

据新华社4月10日消息,我国第四代核能技术获重要突破,目前全球唯一的钍基熔盐堆已在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建成运行。据核电那些事微信公众号,4月14日中国与越南发布关于持续深化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加快构建具有战略意义的中越命运共同体的联合声明,其中第六章提及核电相关合作;4月17日中国与马来西亚发布关于构建高水平战略性中马命运共同体的联合声明,提出将探讨和推进核电领域开展合作。判断未来核电出口预期较高,有望进一步扩大市场空间。

长期政策明确,零部件进入交付高峰期。

据中国核工业微信公众号,4月27日,2025春季核能可持续发展国际论坛在京召开,同时《中国核能发展报告(2025)》蓝皮书发布,其中提到按照当前的建设速度和节奏,2030年前中国运行核电规模将成为世界第一。且据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发布的《中国核能发展报告(2023)》蓝皮书中披露的华龙一号项目总体计划,华龙一号核电机组的阀门等机组零部件交货周期在2-3年。考虑到2022年的高核准数量,阀门等核心零部件2025年已进入集中交付期,释放核电零部件企业业绩弹性。

核聚变打开远期天花板,板块公司有望迎业绩与估值共振。

4月2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发言人黄海华在记者会上介绍了即将召开的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二次审议的原子能法草案,其中明确提出国家鼓励支持受控热核聚变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判断核聚变行业政策信号将不断强化。2030-2035年区间全球核聚变装置市场规模有望超2万亿元,远期商业化后空间广阔,基于远期折现视角,判断核聚变概念有望拉动核电行业估值提升。

投资策略:

国常会核准的机组数量及时间均大超预期,国内外核电机组项目有序推进,同时观察到目前核电零部件环节出现四个趋势:1)前期批复机组对应零部件订单进入集中交付期;2)新核准机组批复有望为零部件环节奠定2-3年后的成长空间;3)核电产业链的国产化趋势在核心零部件龙头公司带领下开始加速;4)核聚变概念有望带动板块估值提升。

核电零部件环节已经具备较为清晰的量利齐升逻辑,建议关注在手订单饱满的核电阀门龙头公司;具备高端密封产品优势的机械密封龙头公司;在三/四代核电领域实现国产化的特种电机龙头公司;核电用特种焊材龙头公司;受益乏燃料贮运及后处理需求的龙头公司;核级海绵锆龙头公司;拥有控制棒驱动机构、核主泵、堆内构件制造资质的公司。

风险因素:

核电机组批复节奏不及预期;核电机组建设进度不及预期;核电机组国产化进度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核电机组出现重大安全事故风险。

免责声明:投资有风险,本文并非投资建议,以上内容不应被视为任何金融产品的购买或出售要约、建议或邀请,作者或其他用户的任何相关讨论、评论或帖子也不应被视为此类内容。本文仅供一般参考,不考虑您的个人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求。TTM对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承担任何责任或保证,投资者应自行研究并在投资前寻求专业建议。

热议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