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财经APP获悉,海通国际发布研报称,2023年,美国从中国进口额占其医药总进口比例仅为1.5%,相对较低。除2022年以外,美国长期对中国维持医药贸易顺差,且持续扩大。从体量而言,关税对于中国医药行业的影响有限。自特朗普施压以来,美国制药业多有动作,开始对于特朗普政府进行游说。同时,部分企业开始逐步对于美国本土进行投资,但额度不一。如果美国医药关税落地,大型制药公司将首当其冲受到影响,但由于新建产能的周期较长且成本恐高于关税,难以看到医药产业链在短时间内回流美国。
海通国际主要观点如下:
医药关税暂时豁免,未来存在落地可能。据此前世界贸易组织协议,为了保证药品可及性,通常不设有关税。在本次美国关税加征中,多数医药板块受到豁免,但是医疗器械、部分辅料受到冲击。但特朗普此前多次发出威胁,将对于医药产品加征25%的关税,以促进制药产业回流美国。未来美国医药关税存在落地可能。
关税对中国医药行业影响有限,建议关注国产替代、创新药及消费内需板块。2023年,美国从中国进口额占其医药总进口比例仅为1.5%,相对较低。除2022年以外,美国长期对中国维持医药贸易顺差,且持续扩大。从体量而言,关税对于中国医药行业的影响有限。建议关注:1)国产替代:我国目前在医疗器械等领域不断推动国产替代,关税或有望进一步加速进程;2)创新药:我国创新药出海的主要形式为License-out,不受商品关税影响;3)消费内需:出口关税或将重塑出口及内销格局,建议关注内需格局较好的公司。
美国医药领域逆差持续扩大,欧洲为主要逆差来源。根据TradingEconomics数据,美国2024年医药领域整体逆差达到了1186亿美元,同比增长了35%。而美国前三大医药进口国为爱尔兰(18.57%)、德国(12.62%)和瑞士(10.51%)。以爱尔兰为例,由于其税收优惠政策,全球前十的制药公司均在当地设厂。欧洲国家中,爱尔兰对美国医药出口额位居第一,金额达到726亿欧元。
医药关税若落地或将冲击大型药企,产业链转移并非易事。自特朗普施压以来,美国制药业多有动作,开始对于特朗普政府进行游说。同时,部分企业开始逐步对于美国本土进行投资,但额度不一。如果美国医药关税落地,大型制药公司将首当其冲受到影响,但由于新建产能的周期较长且成本恐高于关税,难以看到医药产业链在短时间内回流美国。
风险提示:地缘政治风险,监管要求变化风险,业绩不及预期风险。
免责声明:投资有风险,本文并非投资建议,以上内容不应被视为任何金融产品的购买或出售要约、建议或邀请,作者或其他用户的任何相关讨论、评论或帖子也不应被视为此类内容。本文仅供一般参考,不考虑您的个人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求。TTM对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承担任何责任或保证,投资者应自行研究并在投资前寻求专业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