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香港5月3日 - 即将到来的大型IPO(首次公开发售)和企业股息支付提振港元需求,港元兑美元HKD=D4相隔四年半以来首次触发强方兑换保证,香港金管局同步于周五纽约交易时段向市场卖出465.39亿港元,也是四年半来首次“入市”缓和港元强势。
金管局发言人周六表示,随着强方兑换保证在周五纽约时段触发,金管局以7.75港元兑1美元买进60.05亿美元,香港银行体系总结余HKMAOOC将于下周三(7日)增加465.39亿港元至913.09亿港元。
港元上次触及强方兑换保证水平是在2020年底,在2022年和2023年则是曾触及弱方兑换保证水平。
投行汇丰上周的报告指出,尽管全球金融市场风险规避加剧以及与关税相关的人民币贬值压力,港元兑美元自2月以来走升表现相当不错,主要反映来自中国内地投资者的创纪录投资组合流入,以及股市活动如新股发行上市预计进一步增加。
“美元兑港元HKD=D4在短期内可能面临额外的下行压力。”该行称,历史上,港元在第二季度有增强的趋势,因为公司增加对港元的需求以准备6月至8月的股息高峰期,但根据一些大型金融机构的安排,估计今年的股息支付高峰可能会提前到5月和6月。
还有一个因素可能会令港元短暂触及7.75的强方水平。汇丰指出,由于过去一年左右的大量流入,香港银行目前已积累了约1,010亿港元的未平仓外汇头寸,接近2020年见到的峰值。如果银行集体寻求通过与香港金管局结算来减少其大量未平仓外汇头寸(卖出美元给金管局以换取港元),这将触发7.75美元的强方兑换保证。
高盛近日的报告指出,南向资金开局强劲并成为香港H股的主要资金来源。尽管担心美国关税上调和ADR(中概股)退市风险,南向投资者今年迄今仍净买进780亿美元,相当于2024年全年资金流入的75%。人工智能(AI)科技和高股息率股票的买入分别贡献了290亿美元和220亿美元,约占今年迄今南向资金流入的65%。
该行因此大幅上调2025年南向资金流入预测至1,100亿美元,原为750亿美元,当中有多个驱动力,包括因担心潜在脱钩风险而加速转移的投资资金,对冲贸易紧张局势加剧导致的人民币贬值的潜在需求。
香港新股市场在2025年第一季明显复苏,港交所0388.HK环球上市服务部主管徐经纬周五表示,今年首季新股市场迎来了17家新上市公司合计集资约177亿港元(约20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集资额增长两倍多;后续市场包括比亚迪1211.HK以及小米集团1810.HK两项大型配售在内总共筹措超过180亿美元。
他并称,今年新股市场有几个明显的趋势,首先是在中国内地上市的A股选择来港上市,目前已提交申请或公开宣布的上市意向、计划在香港进行A+H上市的公司大约有30家;行业则聚焦新经济、人工智能、新能源以及科技独角兽。
投资者正在关注更多大型IPO。据路透此前报导,中国电池巨头宁德时代300750.SZ计划本月在香港上市至少筹资50亿美元,在全球贸易不确定性上升的背景下,这将是香港四年来最大的一次招股。(完)
(记者 雷美珍;审校 田镧沁)
((alison.lui@thomsonreuters.com; +852 3462 7749;))
免责声明:投资有风险,本文并非投资建议,以上内容不应被视为任何金融产品的购买或出售要约、建议或邀请,作者或其他用户的任何相关讨论、评论或帖子也不应被视为此类内容。本文仅供一般参考,不考虑您的个人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求。TTM对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承担任何责任或保证,投资者应自行研究并在投资前寻求专业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