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台币对美元汇率突破30元大关,引发市场震动。然而,就在众人焦虑之际,台湾央行的一则贴文却意外成为众怒焦点。尽管央行在5月2日发布新闻稿,强调“并未干预汇市、升值属市场自然反应”,但这种解释并没有令大众信服。
社交媒体上充斥着对央行总裁杨金龙的不信任言论,不少网友挖出央行过往发言,嘲讽其自相矛盾、前后不一。甚至连此前批评比特币波动过大的言论也被重新翻出讽刺,称“现在新台币的波动比比特币还夸张”。
而事实是这句句子是成立的,5月2日至5日新台币暴涨期间,比特币价格波动幅度大约只有4%。相较之下,新台币的波动幅度的确更大。
杨金龙在今天下午(5月5日)记者会上发表声明,强调央行从未参与台美经贸小组谈判,美国也从未要求新台币升值。对于做生意的台商来说,两天内台币大涨8%,相当于突然加征10%以上“隐形关税”,而大众方面,当然是出现抢汇情况,有的是投资决定,有的是提前兑换游游外币。
台央行密切监控资金进出,确实察觉到一些可疑现象。例如,曾有大笔资金停留在市场边缘,但并未实际投入股市,央行研判可能涉及炒作汇率,并对此发出警告,要求相关资金撤离,不过对方动作非常迟缓。
回顾历史,英国曾加入欧洲汇率机制(ERM),但最终因遭遇金融炒家攻击,被迫退出;香港则采行与美元挂钩的联系汇率制度,以维持港币稳定。1998年,香港也曾面对金融大鳄狙击,不仅打压港币,还大规模放空港股。而台央行认为从目前迹象来看,袭击英镑与港币的,很可能是同一个集团。
免责声明:投资有风险,本文并非投资建议,以上内容不应被视为任何金融产品的购买或出售要约、建议或邀请,作者或其他用户的任何相关讨论、评论或帖子也不应被视为此类内容。本文仅供一般参考,不考虑您的个人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求。TTM对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承担任何责任或保证,投资者应自行研究并在投资前寻求专业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