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咸阳发布
从驼铃声声到班列疾驰的发展脉动
——咸阳打好外贸拓展硬仗的创新范本
核心提示
外贸经济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作为古丝绸之路重要节点,咸阳古有丝绸之路商贸驼队的悠远铃声,今有中欧班列“钢铁驼队”的疾驰呼啸。
受制于内陆区位、产业结构单一,咸阳外贸长期处于“小而散”状态,要打好外贸拓展硬仗,实现内陆地区高水平对外开放,需要多轮驱动、优化结构,给外贸经济注入新动能、增添新活力、拓展新空间,在“双循环”格局下创造内陆城市外贸的创新范本。
穿越崇山峻岭、戈壁沙海,如今,咸阳正以历史积淀为底蕴,以创新开放为引擎,从“内陆腹地”走向“开放前沿”。
据西安海关统计,2025年1—3月份,咸阳市进出口总值24.24亿元人民币,总量排名全省第二位。
平均每20秒就能生产出一台电视机,电视机通过中欧班列“长安号”源源不断地运往欧洲。从冠捷显示科技(咸阳)有限公司首批产品“牵手”中欧班列“长安号”运往波兰,标志着“咸阳造”液晶屏正式走出国门。
这趟列车由俄罗斯奥廖尔发车,途经满洲里,直接开往陇海铁路茂陵车站,最终经茂陵车站到达咸阳兴平益海嘉里铁路物流园区,这辆满载着俄罗斯2800吨优质菜油的首列专列,在“一带一路”大背景下,让咸阳与中亚地区贸易往来更加紧密;
一辆载重23吨的咸阳苹果冷链专车从武功县发车,经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崇左片区凭祥口岸,出口至越南胡志明市,咸阳跨境电商的发展助力更多优质产品走出国门;
咸阳高新区、咸阳经开区率先复制推广自贸试验区创新成果,积极推动自贸区RCEP经开区企业服务分中心设立,咸阳高新区吸收西安优势的科教资源和人才资源,打造“西安研发、咸阳制造”发展模式,辖区企业依托进出口公司和西安综合保税区仓库实现进出口,2024年实现进出口41.65亿元。
这一个个令人心潮澎湃的时刻,一组组赏心悦目的数字,不仅是产业的突围,更是咸阳这座城市发展思维的深刻变革,千年丝路重镇叩响全球市场之门。
依托中欧班列开放通道,发挥毗邻杨凌上合组织农业基地优势,推进陕西自贸区咸阳协同创新区建设,不断扩大对外经贸合作;抓住机场三期建成投用的机遇,推动咸阳经开区与空港新城深度合作,联手打造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实施公共海外仓孵化行动,强化武功省级跨境电商产业园示范带动,建设中亚农特产品集散基地,培育跨境电商品牌;开展秦商秦品“出海行动”,借助“陕耀全球”拓市场抓订单等活动,支持峻凌电子、益海嘉里等企业扩大经营,“咸阳屏”“咸阳果”“咸阳茶”等优势产品占有更多国际市场份额……
结构优化
从“咸阳制造”到“咸阳智造”
从“汗水制造”到“智慧创造”,咸阳传统产业不断向智能化转型奋进,不断引进培育外向型企业,发挥贸促对接平台作用,帮助企业对接出海需求。
“我们引入了全国首条茯茶数字化生产线,让茯茶的生产实现了全面智能化、数字化。作为陕西省、咸阳市茯茶产业的链主企业,这些年我们始终坚持数字化技术和传统产业结合,通过数字化来改造提升非遗茯茶技艺,让咸阳茯茶加上数字赋能,脱颖而出。”4月25日,走进咸阳泾渭茯茶,咸阳泾渭茯茶有限公司总裁胡歆告诉记者,目前,泾渭茯茶市场已覆盖全国31个主要城市,并在美国设立分公司,也是目前首家、唯一一家在美设企的中国茶企,其产品更是在北美最大的亚洲商品电商平台——亚米网全面上线发售。泾渭茯茶与美国、意大利、俄罗斯、日本、韩国、马来西亚、乌兹别克斯坦等多个海外国家和地区建立起沟通交流、贸易往来。
在北京举行的“咸阳马栏红”苹果公用品牌推介暨高端品鉴会。
“2023年起,泾渭茯茶连续3次受邀参加世界茶博会,向各国友人传播中国茶文化及展示茶产品;2024年,泾渭茯茶先后在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塔什干开设专营店,进一步深化经贸文化合作;2025年3月,泾渭茯茶美国公司CEO作为唯一受邀的中国茶代表宣讲茶品类及茶文化。”胡歆说,近年来,泾渭茯茶产品形式趋于多元化,由传统的砖形发展为5g小微砖、块泡、袋泡、柱状、饼状等形制,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同时,联名唐妞驾到共同打造的“茶诗里”茯茶吸引了一大波年轻消费群体,受到了越来越多海外茶友的青睐,“咸阳茶”的海外影响力越来越大。
据悉,为多元化开拓国际市场,咸阳市商务局积极搭建平台,宣传并组织企业参加广交会和“2025年陕耀全球”重点境外展会活动,咸阳市咸纺集团参加了第23届“达卡国际纺织面料及纱线展”,组织咸阳市25家企业参加了“2025年全省外贸业务培训——重点国别市场说明会”。鼓励企业开展产品认证和管理体系认证,境外专利和商标注册,引导企业开展自营进出口,提高国际竞争力,扩大进出口规模。同时,分级建立全市30家重点外贸企业“一对一”联系制度,围绕外贸进出口任务,对重点外贸企业开展“一企一策”精准帮扶。配合中信保,帮助22家企业申领政策保险。联合市金融监管局成立外贸工作组,精准适配金融产品,提升融资质效,加大对小微外贸企业的支持力度。
政策赋能
发展战略叠加下的“咸阳机遇”
面对共建“一带一路”、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西安都市圈建设等诸多政策机遇,咸阳抢抓机遇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把西安—咸阳一体化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总抓手总牵引,将其摆在战略和全局位置来审视、谋划、推进,牵引全市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提速竞跑、成色向优。
西安—咸阳一体化发展,产业协同是必由之路。咸阳高新区与西安国际港务区签订合作协议,双方依托中欧班列长安号国际贸易大通道,互相设立制造基地和销售中心,推动企业拓宽市场渠道,支持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这样的合作帮助企业打通了生产、运输、销售全流程,节约了大量成本,提升了产品竞争力,持续释放政策红利。
高新区的冠捷显示科技(咸阳)有限公司就是受益企业之一。作为我省电子信息产业的龙头企业,也是西北地区首家整机终端产品制造商,从2018年,公司点亮第一台电视整机,就同时按下出海“快进键”。2018年,首批产品“牵手”中欧班列长安号运往波兰,标志着“咸阳造”液晶屏正式走出国门;2020年,首列中欧班列长安号“冠捷光电产品专列”开行,物流时间和成本大幅缩减,“咸阳屏”的影响力和辐射力进一步增强。如今,他们的产品80%为出口产品,主要销往波兰、俄罗斯等欧洲以及墨西哥、巴西等美洲地区。受益于高效、便捷、低成本的“一带一路”物流运输通道,冠捷咸阳公司的中欧班列出口货柜数量逐年攀升,2025年1—3月,冠捷咸阳公司通过中欧班列出口货柜7个,出口液晶模组0.459万台,主板3.418万个,出口额共1698万元人民币。
为推动贸易通道提速增效,咸阳市还抓住机场三期建成投用机遇,推动咸阳经开区与空港新城组团实质性融合发展,共同打造临空经济示范区。目前,我市经开区与西安交通大学合作设立交大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经开区工作站。秦创原临空智港被省上授予秦创原科技成果转化加速器,8家临空制造类企业入驻秦创原临空智港,23家科技研发及成果转化企业达成入园意向。
通道跃升
跨境电商与“链式服务”的珠联璧合
今年3月份,一辆满载23吨2650箱陕西咸阳优质苹果冷链专车从武功发车经广西凭祥口岸,出口至越南胡志明市。这是武功县自创建跨境电商产业园以来,首批水果出口业务,与国际市场接轨的积极探索;也是加快打造向西开放“先行区”和“丝路电商”聚集地、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的具体实践。
除了武功,随着彬州、淳化等地的优质苹果也不断进入中东市场,更加明确了咸阳市要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完善跨境电商产业,鼓励跨境电商企业发展通关、物流供应链及金融创新等业务,提高风险防控能力。用足用好中省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积极帮助企业申报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项目、外贸新业态项目、开拓国际市场企业项目等,促进跨境电商发展。同时,发挥武功省级跨境电商产业园示范带动作用,指导各县市区拓展“特色产业+跨境电商”模式,实施咸阳公共海外仓孵化行动,支持企业主导或参与数字化、智能化高水平海外仓建设。推广“龙头企业+跨境电商+海外仓”发展模式,支持和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在“一带一路”国家、RCEP成员国等新兴市场布局一批配套服务功能完善的公共“海外仓”,让“咸阳果”“咸阳茶”“咸阳屏”“咸阳药”等重点产品“借船出海”。目前,陕西长风动力有限公司在缅甸、尼日利亚和南非新设海外仓3个,全市共建海外仓6个。
如今,咸阳正通过龙头企业引领、通道效率提升与新业态融合,推动高新区、经开区,茶、果、屏等产业从“产品出海”向“品牌出海”跨越。未来需进一步补足复合型人才缺口、强化供应链韧性,在RCEP与数字贸易规则下深化全球布局,实现从“内陆腹地”到“开放枢纽”的质变。
记者手记
“祖辈的茶叶走骆驼队要半年,如今搭上中欧班列,很快就能到美国、意大利、俄罗斯等国。”这座千年丝路重镇的外贸突围,恰似一杯醇厚的茯茶,在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中氤氲出新生。在益海嘉里的智能化车间,金黄的菜籽油灌装线飞速运转,俄罗斯原料直达兴平,成品油反向出口中亚,一条“班列经济”闭环正在成型。不远处,冠捷科技的“咸阳屏”通过这条钢铁动脉直抵欧洲,车间电子屏上跳动的出口数据,映照着“内陆制造”的全球雄心。从“茶马古道”到“数字丝路”,咸阳外贸的基因里始终流淌着开放与韧劲,这座曾见证丝绸西去的古城,正以产业升级为笔、开放通道为墨,在“双循环”的卷轴上书写新的出塞曲。
免责声明:投资有风险,本文并非投资建议,以上内容不应被视为任何金融产品的购买或出售要约、建议或邀请,作者或其他用户的任何相关讨论、评论或帖子也不应被视为此类内容。本文仅供一般参考,不考虑您的个人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求。TTM对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承担任何责任或保证,投资者应自行研究并在投资前寻求专业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