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财经APP了解到,5月6日,国华(00370)发布公告,更名通过了股东大会表决,意味着将由国华控股有限公司变名为港仔机器人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而英文名也变更为Hong Kong Robotics Group Holding Limited。曾在4月10日,该公司曾发布拟更名公告,不足一个月落地,再次彰显了管理层高效的执行效率。
此次更名符合该公司当前业务转型的方向,同时也是该公司加速人工智能赛道转型的开始,并引导公司积极发展:一方面重新印刻市场对公司的品牌印象及认知度,另一方面在投融资市场吸引到更高的关注度,带来融资便利及重估上的重塑。
实际上,AI+人形机器人是国华探索业务转型的最初尝试,今年以来该公司火速推进人工智能场景项目落地。从时间线看,3月6日,该公司宣布与行业独角兽达闼将通过重组在香港合资成立香港仔机器人,3月28日就完成了香港仔机器人的重组,并在当月24日与南通市海门区海永镇人民政府签订崇明岛人工智能康养项目“香港仔机器人康养示范区项目”,项目落地节奏远超市场预期。
人形机器人的应用场景丰富,包括工业制造、消费电子、政务机构、教育机构、养老机构以及家用等诸多行业场景,其中家用场景是落地大众的应用场景,技术成熟度要求更高,目前,在汽车制造以及教育机构等多个场景均已落地应用。
在今年4月19日,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在北京亦庄举行,天工Ultra、松延动力N2、宇树G1及卓益得XO2人形机器人均参与了竞跑,意味着AI+人形机器人已经进入了规模商业化的阶段。投资机构非常看好行业前景,就家用场景而言,其中大摩预计到2050年,全球家用人形机器人将达8420万台,销售额将达4.7万亿美元。
国华顺应时代趋势,加大布局人工智能,并以最具前景的人形机器人作为核心赛道,迅速落地项目,并具备大规模量产的条件:
首先达闼作为战略股东,持有香港仔机器人份额49%,达闼将全面支持公司项目发展;其次达闼拥有1800多项注册在公司及/或其联属公司名下之专利及软件权利,涵盖人形机器人之“大脑”,“小脑”及动作控制及协作系统等,在协议后两年内,将分阶段完成向香港仔机器人中国公司转让知识产权的拥有权;另外国华以及达闼也将凭借行业龙头地位以及客户资源优势推动项目量产交付,提供产能支持以及订单获取需求。
目前已有订单进展,国华与南通市地方政府合作的“香港仔机器人康养示范区项目”,打造长三角“AI机器人+康养”标杆,为订单获取带来空间,达闼承诺,香港仔机器人将在2025年实现经审核收入不低于5亿元。此外,该公司也积极拓展人工智能赛道,与中科编易成立合资公司进入AI+教育领域,中科编易承诺AI教育合资公司成立第一年实现AI教育基地10个,营业收入不低于 1.2亿元。
而教育也是机器人主要应用场景之一,两个合资公司存在业务协同,对于国华而言,这不仅是布局了人工智能新赛道(教育),同时通过学习机器人的需求为香港仔机器人带来商机。从同行来看,如以优必选为代表的人形机器人领先企业已成功将人形机器人应用于汽车制造、酒店以及教育等多领域,行业应用场景也正逐步释放。
其实无论是人形机器人还是AI教育,都是非常不错的发展赛道,且均具备大规模商业化条件,国华迅速完成两条赛道的布局,充分证明了管理层对人工智能应用赛道的看好,以及对公司发展的信心。而此次完成更名后,该公司以两个合资公司作为转型突破口,将加快转型步伐,完成业绩蜕变。
毋庸置疑,2025年是AI+人形机器人爆发元年,未来几年行业将持续处于高速成长阶段,而参照新能源汽车的估值路线,将诞生万亿级别的龙头企业。作为当前热门的投资主题,目前人形机器人标的较为稀缺,而且标的估值较高,国华正式更名后市场逐渐提升辨识度,存在较大的估值优势,值得一搏。
免责声明:投资有风险,本文并非投资建议,以上内容不应被视为任何金融产品的购买或出售要约、建议或邀请,作者或其他用户的任何相关讨论、评论或帖子也不应被视为此类内容。本文仅供一般参考,不考虑您的个人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求。TTM对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承担任何责任或保证,投资者应自行研究并在投资前寻求专业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