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字节“AI军备竞赛”:一场没有赢家的技术泡沫秀?

蓝鲸财经
7小时前

文|蛇眼财经v

2024年初,OpenAI公布的Sora AI视频生成模型,震撼了国产大模型行业。随后国产厂商集体发力视频大模型,快手发布视频生成大模型可灵,字节跳动发布豆包视频生成模型,正式打响了国内AI视频生成领域第一枪。

众多企业匆忙入局,只为在这片新兴市场中抢占先机,却往往忽视了技术成熟度与应用规范的打磨。

以社交平台上泛滥的AI伪造视频为例,全红婵家人被恶意仿冒博流量卖货,明星们也纷纷中招,刘晓庆、张馨予等均曾反馈有人在视频号上通过AI生成视频假冒她。这些伪造视频不仅严重侵犯他人权益,更在商业利益的驱使下,充斥着虚假营销,让不明真相的消费者屡屡受骗。

AI视频生成领域正处于应用爆发前夜,快手、字节等业内玩家试图通过技术迭代推动产品破圈,却也陷入了无序竞争困境。

AI视频赛道尚未成熟

当前,AI视频生成赛道看似热闹非凡,实则整体仍处于不成熟的初级阶段。

尽管各大厂商拼命投入资源,力求在模型性能指标上不断突破,从生成时长的延长到画面质量的优化,看似让AI视频生成赛道加速迈进“技术突破期”,但AI视频技术应用仍有不完善之处。

以快手和字节跳动为例,快手于近期发布了可灵2.0视频生成模型及可图2.0图像生成模型,自2024年6月6日首次上线开放测试以来,可灵AI已快速迭代二十余次,其模型在动态质量、语义响应、画面美学等维度表现出色。

字节跳动的Seed团队也推出了Seedream 3.0,据第三方榜单Artificial Analysis显示,Seedream 3.0综合性能追平文生图SOTA模型GPT-4o,进入全球第一梯队。

然而,这背后也暴露出AI视频生成领域存在的诸多问题。

一方面,部分企业为了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过度追求技术迭代速度,而忽视了产品应用的实际情况,使得AI视频生成技术在实际应用中漏洞百出。

例如,当用户输入“敦煌飞天”时,AI可能生成面部扭曲的虚拟形象;要求制作科普视频时,常出现违背物理规律的悬浮物体。据MIT媒体实验室测试,当前主流AI视频模型在复杂叙事连贯性上的准确率不足63%,这严重制约了AI视频生成技术在商业应用中的边界。

另一方面,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版权问题逐渐凸显,成为AI视频生成领域的一大“雷区”。

当AI融合多个版权素材生成新内容时,现有的“合理使用”原则已难以适用,这让企业在版权问题上面临着巨大的法律风险。从Getty Images起诉Stability AI使用其版权图片训练模型,到日本漫画家协会禁止使用AI生成分镜,再到全球首个AI视频版权案判决金额高达2.3亿美元,版权问题仍未得到合理解决。

更值得关注的是,当前的AI视频生成技术虽然在画面质量、生成速度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但在视频内容的逻辑连贯性、情感表达深度以及对复杂场景的理解等方面仍存在较大不足,无法完全满足市场对高质量、多样化视频内容的需求。

由此可见,快手想要让可灵AI成为营收规模全球第一的视频生成AI应用,这条路任重道远。

字节与快手“抢滩”

当前AI视频生成领域风起云涌,字节跳动与快手作为行业内的两大巨头,正在AI视频赛道上奋力抢滩,二者策略各有侧重,呈现出别样的竞争态势。

快手主张商业化先行,打造多元变现模式,已在AI视频生成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在技术方面,快手可灵AI展现出了强大的实力,为其商业化拓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据全球知名AI基准测试机构Artificial Analysis发布的榜单显示,快手可灵1.6pro(高品质模式)以1000分的Arena ELO基准测试评分登陆图生视频赛道榜首,超越了Google Veo 2、Pika Art等强劲对手。

在商业化方面,快手无疑走在了前列。可灵AI采取了“C端订阅+ B端API服务+定制化场景解决方案”的多元变现模式,既满足了个人用户的创意需求,又为企业客户提供了强大的视频生成工具。

据了解,可灵视频大模型全球用户规模突破2200万,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超1.5万开发者和企业客户,将可灵的API应用于不同的行业场景中。截至2025年2月底,可灵AI的累计营业收入超1亿元。

字节跳动则展现了不同的野心和策略,其对AI视频生成的布局更侧重于对AGI(通用人工智能)的探索。

年初字节跳动豆包大模型团队在内部组建了代号为“Seed Edge”的AGI长期研究团队,鼓励项目成员探索更长周期、不确定的和大胆的AGI研究课题,目标是探索AGI的新方法,并鼓励跨模态、跨团队合作。

字节跳动近期发布的Seaweed-7B模型,以其音画一体生成、长镜头生成、实时生成等多项前沿技术。该模型能够在短短25秒内生成高质量的视频内容,且推理速度比同类模型提升62倍,其性能与Wan 2.1-14B相当,在文本转视频的任务中,Elo评分仅次于排名第一的模型Veo 2。

相比于快手的商业化先行,字节跳动更注重在技术层面的深耕和突破,试图通过解决AGI这一终极难题,来实现其在AI视频生成领域的长远发展和全面领先。快手需要在保持商业化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提升AI视频生成的质量和效率,以免被字节跳动抢了“风头”。

更大的目标和挑战

AI浪潮汹涌,快手正试图借助AI之力重塑自身商业版图,AI视频生成赛道只是其宏伟蓝图中的一部分。

从快手的营收数据来看,2024年总营收同比增长11.8%至1269亿元,经调整净利润大幅增长72.5%达177亿元,线上营销服务和其他服务收入同比增长率均超20%,亮眼的成绩背后,AI成为了关键的增长引擎。

快手设定的AI目标很宏大,其面临的挑战也全方位且极为严峻。

一方面,快手计划持续强化AI技术对原有商业生态的改造,为线上营销服务和电商业务开拓新的增长空间。

理论上AI可以精准分析用户需求,为商家提供更有效的营销方案,但实际操作中却困难重重。在内容生产环节,AI更多只能起到辅助作用,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内容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在经营成本方面,AI技术的引入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某些环节的成本,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成本,如技术使用成本、数据安全维护成本等。

另一方面,快手全力升级以可灵为代表的AI商业化变现模式,试图将可灵AI打造成为全球1200亿美元视频创作市场的AI基础设施,进而实现从“中国第二大短视频平台”到“AI视频生态领军者”的华丽转身。

这无疑是一场豪赌。构建基础设施意味着要具备强大的技术通用性、稳定性以及广泛的市场认可度,快手需要投入海量的资源用于技术研发、生态建设与市场推广。而当前行业内,技术标准尚未统一,市场格局分散,快手在推动自身技术成为行业标准的过程中,必然会遭遇来自各方的阻力。

机遇与挑战并存,如果快手不能在技术研发、商业策略以及行业责任担当等方面做出深刻调整与优化,那么其所谓的“AI视频生态领军者”的愿景,很可能只是镜花水月,最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与行业变革中被无情淘汰。

免责声明:投资有风险,本文并非投资建议,以上内容不应被视为任何金融产品的购买或出售要约、建议或邀请,作者或其他用户的任何相关讨论、评论或帖子也不应被视为此类内容。本文仅供一般参考,不考虑您的个人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求。TTM对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承担任何责任或保证,投资者应自行研究并在投资前寻求专业建议。

热议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