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财经APP获悉,中信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穆迪因美国赤字不断扩大、债务利息增加以及美国债务负担能力下降于当地时间5月16日下调美国评级。此次穆迪下调评级后,5月19日市场开盘初期美股、美债出现短时间大幅波动,后续美国政府官员与美联储官员接连发表讲话安抚了市场情绪。虽然当美国债务评级被下调事件对美债产生的波动已有所平息,但后续仍需警惕减税法案、关税等政策、美国经济波动等方面对长端美债利率产生波动风险。
穆迪表示此次下调美国债务评级,主要原因在于美国赤字扩大,同时未来债务利息支出也将增加,而美国债务负担能力在下降。
与标普、惠誉不满美国最后一刻达成债务上限问题不同,穆迪5月16日(当地时间)下调美国债务评级的背景为2021 年以来美国国债收益率的上升导致美国债务负担能力下降,同时特朗普减税法案闯关国会若成功将进一步加剧美国赤字压力。穆迪表示预计美国联邦赤字将扩大,到 2035 年将达到 GDP 的近 9%,高于 2024 年的 6.4%。穆迪下调评级后,美国就此失去了所有三大评级机构AAA的主权债务评级。
此外,美国当地时间5 月 19 日晚特朗普的大规模减税法案通过了众议院预算委员会的投票,本周可能会通过众议院,若法案通过国会被签署将加剧美国财政压力。
特朗普减税法案包含个人所得税减免永久化、遗产税豁免延长、儿童税收抵免增加等会增加美国赤字的政策,以及削减医疗补助、改革大学捐赠税和学生贷款、取消清洁能源税收抵免、对非法移民汇款征收 5% 税等支出削减措施。美国税务联合委员会估计,到 2034 年该法案将使赤字增加 3.8 万亿美元(占 GDP 的 1.1%)。穆迪也指出,若 2017 年减税法案延长(其基准预测),未来十年联邦财政主要赤字将增加约 4 万亿美元。
回顾美国评级历史,标普和惠誉曾分别在2011年、2023年下调美国评级,主因为美国债务治理能力下降和美国财政恶化风险。
2011年8月,标普在美国国会通过预算控制法案、提高债务上限的几天后,将美国主权债务评级下调。此次下调的导火索是当年的债务上限危机,标普认为国会与政府达成的财政整顿计划不足以稳定中期债务动态,且政治僵局凸显美国治理和政策制定更趋不稳定、低效与不可预测。2023年8月,惠誉基于未来财政状况恶化的判断,将美国评级下调。其背景是两党当年 6 月达成将债务上限暂缓至 2025 年 1 月的协议,而拜登总统 6 月 2 日签署法案时距 “X 日期”(6月5日)仅隔数日。惠誉指出,尽管达成协议,但过去 美国政府治理水平持续下降,尤其在财政与债务管理领域问题突出,反复的债务上限政治僵局及在最后关头达成的协议削弱了市场对财政管理的信心。
在标普与惠誉分别与于2011年、2023年下调美国债务评级后,美股、美债均受到了一定负面冲击。
从历史表现来看,主权评级下调对美股的短期抑制更为显著,负面影响持续约 1-2 周;而长端美债利率受其影响更为短暂,两次均未有明显的持续上行,或因下调时点在美国债务危机化解时点后,且美国债务评级被下调后,市场避险需求推动资金涌入美国国债市场,反而会推动美债利率出现一定程度下行。
此次穆迪下调评级后,5月19日市场开盘初期美股、美债出现短时间大幅波动,后续美国政府官员与美联储官员接连发表讲话安抚了市场情绪。
不同于前两次评级下调发生在债务上限危机解决后,此次下调背景为特朗普减税法案不断推进且美国政策利率持续在高位。5月18日晚众议院预算委员会通过了特朗普减税法案,若法案被签署落地将进一步恶化美国的财政状况,加剧了市场对财政赤字的担忧,进而推动了5月19日开盘后长端美债利率明显上行。但当日美国政府成员及美联储官员密集发声稳定市场情绪,美债利率冲高回落。虽然当前评级下调引发的波动已平息,但后续仍需警惕减税法案、关税政策及美国经济波动等对长端美债利率产生波动风险。
免责声明:投资有风险,本文并非投资建议,以上内容不应被视为任何金融产品的购买或出售要约、建议或邀请,作者或其他用户的任何相关讨论、评论或帖子也不应被视为此类内容。本文仅供一般参考,不考虑您的个人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求。TTM对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承担任何责任或保证,投资者应自行研究并在投资前寻求专业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