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风波引爆“分手”!普华永道质疑贷款及优先股,碧生源急寻新核数师

深圳商报·读创
05/29

  近日,“减肥第一股”碧生源(0926.HK)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于6月13日召开股东大会,股东大会议案中,出现委聘新审计师一项。

  仅在其两天前,碧生源刚发布《建议更换核数师》公告,宣布终止与普华永道(罗兵咸永道)长达十年的合作关系,拟由先机会计师行接替其审计工作,但公告未明确解释更换核数师的具体原因。

  深圳商报·读创财经注意到,在更换审计师前,普华永道对碧生源2024年给出一份持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包括应收贷款、优先股投资问题。

  应收贷款为2024年度,碧生源旗下的子公司6号基金向第三方借款人发放一笔金额为6482万元的计息贷款,计入按摊余成本扣除减值计量的金融资产。普华永道对该贷款的真实性提出质疑,认为公司管理层未能提供:完整贷款协议、资金流向证明、贷款商业合理性及经济实质的佐证文件,未能向借款人发送确认函核实贷款真实性,基金管理人虽认为无需计提预期信贷亏损,但管理层未提供详细评估文件(如预测方法、借款人财务状况、抵押品估值等),因此无法确认应收贷款的分类、计量、减值评估及相关披露是否合理,可能影响财务报表中“应收贷款”科目及“其他收入”的准确性。

  另外是“优先股投资”的公允价值计量是否准确。截至2024年年末,该基金还持有一项初始投资额为180万美元、年末公允价值计为1294.7万元人民币的第三方公司优先股,并列入“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科目。碧生源虽提交了一份估值报告,显示优先股价值为1398.1万元,但并未同步提供关键评估模型、假设参数与重大判断依据,致使审计方无法判断该估值的合理性,也无法确认相关财务披露是否充分。

  碧生源自2000年成立以来,专注于保健品的研发和生产。2021年至2023年,碧生源营业收入持续下滑,净利润连亏三年,2023年亏损高达2.99亿元。2024年,公司收入4.8亿元,同比下滑10.8%;应占股东溢利1480万元,实现扭亏为盈。

  碧生源收入主要来源于茶产品和减肥及其他药品两大板块。茶产品收入中,除“纤纤茶”维持增长外,其余三类茶产品(常润茶、常菁茶、清源茶)销售额连续三年下滑,整体茶类收入自2022年5.24亿元降至2024年的3.26亿元;减肥及其他药品同样面临持续萎缩,收入由2022年的2.78亿元下滑至2024年的1.58亿元。

  在主营业务持续萎缩的背景下,公司扭亏主要靠“省”。2024年,公司销售及市场营销开支2亿元,较上年减少1.2亿元;行政开支8951万元,较上年减少6354万元。

  据年报披露,2023年碧生源员工从上一年的913人削减至179人,下降了8成。优化大量员工需要支付的一次性离职补偿金,导致雇员福利开支从5000万元增至超1亿元,因此2023年行政开支高。

  对此,碧生源解释称,优化的电商团队销售人员走出公司,成立新的外包服务公司,成为碧生源的产品代理商。

(文章来源:深圳商报·读创)

免责声明:投资有风险,本文并非投资建议,以上内容不应被视为任何金融产品的购买或出售要约、建议或邀请,作者或其他用户的任何相关讨论、评论或帖子也不应被视为此类内容。本文仅供一般参考,不考虑您的个人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求。TTM对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承担任何责任或保证,投资者应自行研究并在投资前寻求专业建议。

热议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