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ke公布了2025财年第四季度财报。尽管数据不甚理想,收入和利润均出现明显下滑,但由于结果“好于预期”,叠加管理层释出的积极信号,市场情绪大幅修复,Nike股价盘后大涨逾11%,一举创下年内单日最大涨幅之一。
根据财报,Nike本季度营收为111亿美元,同比下降12%,但高于华尔街预期的107亿美元。每股收益(EPS)为0.14美元,虽然较去年同期的0.66美元大幅回落,但也略高于市场普遍预期的0.13美元。毛利率则从去年同期的44.7%下降至本季度的40.3%,反映出清库存策略和渠道调整带来的阶段性压力。
分业务来看,Nike自营数字渠道收入同比暴跌26%,成为本季度表现最弱的一环;门店销售则小幅增长2%,批发业务下滑9%。区域上,北美、欧洲、中东及非洲市场收入均出现10%以上的跌幅,而大中华区则同比下滑21%,为最严重的市场之一。
尽管这份财报显得“惨烈”,但市场给予的反应却出奇地积极。其核心原因在于,投资者原本预期会迎来更为严峻的数据,而实际结果“虽然差但没那么差”,反而带来了情绪反弹。此外,Nike在电话会议中给出了相对乐观的前瞻指引,预计下季度营收同比下降幅度将收窄至“中个位数”,明显好于此前市场预估的7%左右的跌幅。
与此同时,管理层在本季度明确重申了“Win Now”与“Sport Offense”两大战略的推进进展。新任CEO Elliott Hill表示,公司正在聚焦核心运动产品线,加快产品节奏更新,提升库存管理效率。CFO Matthew Friend也指出,当前是品牌调整中“最痛苦的阶段”,未来几个季度有望看到明显改善。
值得一提的是,Nike对供应链和关税风险的应对也得到了市场认可。公司预计未来将面临10亿美元的关税冲击,为此已在积极将部分生产从中国转向东南亚,同时通过调价策略进行成本对冲。Nike表示,中国出口至美国的商品占比已由16%降至个位数,降低了潜在政策风险。
在行业对比中,Nike的本季度表现仍逊于Adidas和Lululemon等主要竞争对手。Adidas在今年一季度实现了13%的营收增长,并维持盈利能力改善;Lululemon则受益于国际市场扩张和高端市场定位,季度营收同比增长7.3%,全年仍保持两位数的增长节奏。
从市场层面看,Nike此次股价大幅反弹,既是对“悲观预期被修正”的情绪释放,也反映出投资者对其中长期战略调整逐渐建立信心。技术面上,股价已明显脱离年内低点,部分资金视其为潜在“低位反转”机会。
综合来看,Nike此次财报本身仍反映出较大的经营压力,但更关键的是,公司已明确展示出解决问题的路径,且市场此前已充分计入悲观预期。因此,此次“低于平均但好于恐慌”的数据,反而成了股价强势修复的催化剂。接下来,投资者将持续关注其未来几个季度的毛利率修复、营收止跌情况,以及库存结构的进一步优化。
如果这些目标能够逐步兑现,Nike或将在本轮调整后迎来真正的“拐点时刻”。
免责声明:投资有风险,本文并非投资建议,以上内容不应被视为任何金融产品的购买或出售要约、建议或邀请,作者或其他用户的任何相关讨论、评论或帖子也不应被视为此类内容。本文仅供一般参考,不考虑您的个人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求。TTM对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承担任何责任或保证,投资者应自行研究并在投资前寻求专业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