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翘楚、科技赋能、走出国门……肇庆企业“卷”出新高度!

政府网站
07/04

转自:肇庆发布

培育新质生产力,

与推动产业深度转型升级相辅相成。

近年来,肇庆企业纷纷深耕技术领域,

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为突破口,

通过技术攻关持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在高质量发展中展现更大作为。

从小作坊到行业领军者

在端州双龙省级经开区内,

一家名为肇庆高峰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下称“高峰机械”)

的企业正以其惊人的发展速度

吸引着业界的目光。

从2016年睦岗街道的小作坊起步,

到如今拥有1.4万平方米

现代化厂房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高峰机械用8年时间完成了

令人瞩目的华丽蜕变。

△端州双龙省级经开区。图源 端州发布

高峰机械从事永磁机械设备研发和销售,

该领域属电子信息产业的上游细分赛道,

整体市场规模不大,

参与者大多是小微企业。

截至2025年上半年,

该企业已累计获得100多项专利,

其中发明专利占比达50%,

这一数字在同规模企业中堪称翘楚。

公司代表性产品磨床的加工精度已达到0.01毫米,相当于头发丝的七分之一。更令人惊叹的是,研发团队正在向0.005毫米的精度发起挑战,这将使企业在精密制造领域占据绝对优势。

数据显示,

公司今年上半年销售额同比增长30%,

海外市场新增订单达2000万元,

产品已远销美国、

德国、俄罗斯等十余个国家。

公司创始人、总经理汪润节:

“我们选择的稀土永磁行业正迎来黄金发展期,特别是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的爆发式增长,为我们的产品带来了巨大市场需求。”

△员工为准备出厂的机械做调试。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陈洁 摄

谈及企业快速成长的秘诀,汪润节特别提到了端州双龙产业园与高要的产业协作。他认为,高要资源丰富、发展空间广阔,通过产业协作,能为双龙产业园的企业提供更多土地资源,满足企业扩大生产、新建项目等需求,助力企业实现规模扩张,此举对双龙产业园的企业有诸多积极影响。

不仅如此,

汪润节还认为,

端州·高要产业协作区的建立,

有助于完善产业链条,

使企业能更便捷地获取上下游产业资源,

降低采购成本和物流成本,

提高产业协同效率。

还能形成科创要素集聚效应,

推动科创平台建设与科技人才引进,

吸引更多高素质人才流入,

为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公司创始人、总经理汪润节:

“我们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做行业的‘天花板’。不仅要保持国内领先地位,更要让中国制造的高端设备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异彩。”

△端州·高要产业协作区。邓文聪 摄

从“制造”向“智造”跨越

“哒哒哒……”冲压车间里,

高速锻压声与组装线上的机械臂

运转声交织,

构成广宁高新产业园里最动听的

“发展协奏曲”。

凭借这份热火朝天的实干劲头,

广东阳光科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下简称“阳光科密”)

近日获评广东省“百千万工程”先进集体,

成为肇庆广宁县域经济发展的闪亮名片。

△广东阳光科密集团。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徐钊麟 摄

作为从广宁古水镇走出去的企业家,陈善明带着9000万元投资返乡建厂时,心里憋着一股劲,“要让乡亲们在家门口就能端上‘技术饭碗’。”

如今占地40亩、

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的现代化工厂里,

包含机加、冲压、注塑、

组装等功能的四大车间涵盖了研发、

零配件生产、装配、

成品检测、仓储等完整产业链,

而开足马力的4条生产线,

不仅年产60万台办公碎纸机、销毁设备、

装订机等办公设备产品,

更有近400名当地村民穿上工装,

变身掌握数控操作的产业工人。

组装车间班长李大姐:

“以前在广佛等地打工,现在在家门口的‘智能车间’上班,赚钱比以往多,还能照顾老人孩子!”

李大姐的笑容,

折射出企业“造血式”帮扶的显著成效。

通过“订单式培训+师徒制带教”,

阳光科密已培养出多名当地的技术骨干。

△图源 广宁发布

走进企业设备展厅,

一台台碎纸设备摆在醒目的位置,

引人注目。

“别小看这些机器,里头藏着公司的多项发明专利!”技术总监展示着自主研发的整体刀具,并介绍道,该企业的自动化碎纸机达到一级、二级保密销毁效果,主要的产品销售服务客户为政府机关、央企、部队和大中型企业。

在研发楼里,

近百人的技术团队正分工合作,

攻关新一代的销毁设备。

车间里,

金工车间80%的设备实现数控化操作,

冲压车间的智能冲床自带红外线安全防护。

凭借创新能力,

企业不仅摘得“高新技术企业”

“国家驰名商标”“专精特新”

“中国OA行业杰出制造商”等荣誉称号,

更推动广宁制造业从“制造”

向“智造”跨越。

△广东阳光科密竹基复合材料科创零碳产业园建设项目效果图。图源 广宁发布

如今,投资30亿元的

穗宁智谷产业园即将破土动工。

这个占地700亩的

竹基复合材料科创零碳产业园,

将建设5万吨竹纤维厂、

12.5万吨竹塑抽粒厂,

以及6亿产值配套供应链,

通过生物技术把广宁的竹子变成可替代

塑料的竹塑复合材料和生物材料。

更让人期待的是,竹钢车间、竹塑生产线

将创造2000多个就业岗位。

企业家陈善明:

“广宁漫山的竹子,在我们手里能变成宝贝!项目达产后,每年能生产1.2亿件办公用具和办公文具。我们要把家乡的竹子变成‘绿色黄金’,让广宁的发展既有速度更有温度!”

从本土走向非洲“淘金”

☞ 2010年,首次在卢旺达设厂;

☞ 2013年,在乌干达设钢构厂;

☞ 毛毯厂、钢管厂也相继于2016年和2019年在乌干达落地生根,其中,毛毯产品在乌干达市场占有率达50%,直接带动周边民众就业……

近年来,

位于肇庆高新区的

广东省三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坚持以

“三大基地”建设为支点,

在非洲大陆书写着制造业出海的全新篇章,

不仅实现了企业的转型升级,

更推动着中非经贸合作向纵深推进。

公司董事长苏农:

“推动产品多元化、布局海外市场是制造企业保持产能饱满和营收增长的必然选择。而非洲市场的巨大潜力,不仅体现在人口红利和消费升级上,更在于‘一带一路’倡议之下政策对接的便利性。”

三浦科技关联公司,

参与的坦桑尼亚BRT项目,

从设计、生产、

加工都融合了中国技术和标准,

项目建成后将极大提升当地公共交通效率,

带动经济发展。

公司董事长苏农:

“这就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魅力,不是单向输出,而是双向赋能。”

苏农的非洲战略,

正是以“三大基地”建设为核心

的深度运营。

采购及集散基地

充分发挥中国制造业的供应链优势,全部原材料从中国集中采购、打包、装柜、运输,在保障产品质量的同时,又降低了非洲当地的采购成本。

加工基地

在卢旺达,三浦科技关联公司参与建设的国家机场航站楼项目,成为当地航空枢纽的标志性工程;坦桑尼亚的快速交通系统(BRT)通过在大旺生产加工高端钢结构件,然后装箱运往目的地,计划今年投资、今年完工。

人才培养基地

三浦科技十余年来已为非洲工厂培养数十人次的员工,涵盖技术、财务、生产、质检等专业人才,这种“授人以渔”的模式,赢得了当地民众的认可。

△卢旺达工厂员工合影。图源 肇庆高新发布

站在新的发展起点,

三浦科技的非洲战略正从基建领域,

向智能化、多元化方向拓展。

公司计划承接非洲地区的立体车库、

智能仓储项目,

将业务从传统制造业向智能装备领域延伸。

与此同时,

三浦科技的直接投资步伐也在加快。

鉴于非洲各类建筑材料需求旺盛,

企业已达成投资建设机电公司的合作意向,

进一步夯实本地化根基。

公司董事长苏农:

“大旺的企业有技术、有产能,非洲有需求、有市场,两者结合就是最好的‘化学反应’。”

肇庆高新区其他企业产品出口非洲的例子也印证了这一点:去年,骏鸿实业出口尼日利亚、埃及和肯尼亚三国,出口额约2400万元;焕发生物科技出口尼日利亚、埃及和南非三国,出口额约170万元……肇庆高新区共有9家企业与非洲国家产生贸易往来。

肇庆高新区区位优越、

交通物流便捷、技能人才丰富,

跨境电商产业与非洲基建需求精准对接,

为三浦科技的非洲战略提供了支撑。

接下来,肇庆高新区将持续

加大对企业开拓非美市场的支持力度,

深化与金融机构的合作,

为企业提供多元化的跨境金融服务,

同时建立成本分担机制,优化供应链布局,

帮助企业稳订单、保利润、降风险。

数智赋能全链条优化,

驱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肇庆将以更优的园区生态激活发展动能, 

为“制造业当家”书写更精彩的篇章!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免责声明:投资有风险,本文并非投资建议,以上内容不应被视为任何金融产品的购买或出售要约、建议或邀请,作者或其他用户的任何相关讨论、评论或帖子也不应被视为此类内容。本文仅供一般参考,不考虑您的个人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求。TTM对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承担任何责任或保证,投资者应自行研究并在投资前寻求专业建议。

热议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