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访谈】从“资金提供方”向“产业生态共建者”转型——专访九江银行行长肖璟

新华财经
07-02

  近年来,九江银行聚焦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深耕产业链供应链金融,走出一条服务地方特色产业的新路径。日前,九江银行行长肖璟接受记者专访,介绍九江银行如何推动产业金融从“链上金融”走向“生态共建”。

  记者:当前产业金融成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抓手,您认为银行在产业链中扮演何种角色?其价值如何体现?

  肖璟: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产业分工的深化,供应链金融作为连接实体经济与金融服务的重要桥梁,其作用日益凸显。我国相关国家政策、地方政策不断落地支持供应链金融健康发展,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2024年,三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深化制造业金融服务,助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通知》强调要通过发展供应链金融加大对制造业的支持力度。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为供应链金融的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在此背景下,供应链金融的发展迎来了新机遇。

  在这种情形下,我们认为当前银行正从“资金提供方”向“产业生态共建者”转型。九江银行的做法,是以产业链为主线,整合资源、搭建平台、嵌入机制,最终打造一个“有场景、有数据、有规则、有信用”的产业金融生态系统。

  具体看来,首先,银行要成为产业链运行的润滑剂和稳定器。通过整链服务、产品定制、场景嵌入等方式,解决链上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提升产业链条韧性与协同效率;其次,银行应主动成为资金流、信息流、商流与物流的连接枢纽。银行依托自身数据整合能力和风控模型,可以打通“产—供—销—存”全过程信息壁垒,提升资金配置的透明度与精准度;最后,银行还可以扮演产业资源的组织者与引导者。通过建立数字化产业综合服务平台,推动链主企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第三方服务机构和政府部门之间的互联互通,重构产业生态中的信任机制和价值分配机制,助力打造有活力、有韧性、有竞争力的现代产业集群。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积极对接地方政府、龙头企业和科技公司,共享产业数据,协同制定标准,联合培育客户,努力形成制度互信、数据互通、资源互补的良性生态环境,共建共赢现代化产业生态。

  记者:九江银行如何推动金融服务从传统信贷向产业链供应链金融转变?

  肖璟:这几年,在创新与科技的经济新框架下,银行业正经历一场“脱胎换骨”的内部革命,如果继续采取“聚焦单一客户”传统的资产抵押模式显然不再适应当前的市场需求,我们认为要向“产业链主导”的产业链供应链金融转变。

  具体来看,九江银行通过“四个转变”加快转型:一是服务逻辑从响应需求转向场景识别。我们不再被动等待企业融资诉求,而是主动嵌入产业链运行过程,识别包括原材料采购、产品交易、仓储物流等关键业务场景,围绕真实交易环节重构金融产品,提升服务契合度与穿透力。二是组织架构从部门管理转向链条协同。我们在总行层面成立产业金融专营部门,打通产品设计、审批流程、风控模型和科技系统,实现全流程、跨条线的高效协同,提升金融服务响应速度与专业水平。三是客户识别从企业主体转向产业画像。依托数字化能力,我们构建链式画像、产业地图等工具,刻画产业链结构、核心企业分布、交易关系和信用结构,实现对链上企业的精准识别和分层分类管理。四是风险控制从主体信用转向场景风控。在授信过程中,我们深入挖掘企业订单、仓单、物流等动态数据,构建以交易场景为核心的风控模型,强化贷前识别和贷中管控能力,提升风险管理的前瞻性与穿透力。

  记者:能否请您详细介绍下九江银行主导打造的数字交易平台——“云仓有色”?

  肖璟:“云仓有色”是九江银行聚焦有色金属产业链,打造的一站式产业综合服务平台,集交易撮合、质量检测、仓储管理、物流追踪和金融服务于一体,是具备国家级钨和稀土质检资质的“智慧仓”。

  平台具有三大核心功能:一是库存“可视、可控、可融”。通过“云仓”实现对有色金属实物库存的数字化映射和监管,为企业提供线上仓储及融资支持;二是交易在线撮合。通过线上平台真实货源挂牌交易,打通企业间的买卖撮合流程,提高市场流通效率;三是物流全链跟踪与智能风控。平台融合检测机构、物流企业与银行系统,实现“货物、资金、信息”全流程透明可控。

  目前,平台累计撮合交易额超2000亿元,链接有色金属产业链企业超千家,钨和稀土库存“云管理”规模超4000吨。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免责声明:投资有风险,本文并非投资建议,以上内容不应被视为任何金融产品的购买或出售要约、建议或邀请,作者或其他用户的任何相关讨论、评论或帖子也不应被视为此类内容。本文仅供一般参考,不考虑您的个人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求。TTM对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承担任何责任或保证,投资者应自行研究并在投资前寻求专业建议。

热议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