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多措并举推进农牧民转移就业

内蒙古日报
07-18

转自:草原云

7月18日,赤峰市民邢国华正在北京市海淀区牡丹园小区为客户打扫卫生。几年前,邢国华还在为生计发愁,经过京东家政培训就业基地的培训如今她已经成为京东家政的一员。

“我现在每个月收入都在8000元以上,日子有了奔头。”邢国华说。

7月18日,京东家政培训就业基地正在进行家政培训。

今年3月,全国首家京东家政培训就业基地落地赤峰,通过“赤峰基地直通+旗县培训机构输送+区域辐射带动”的创新模式,帮助农牧民工实现“培训即就业、结业即上岗”的无缝衔接。截至目前,京东家政培训就业基地已培训学员330余名。

中京绣娘正在聚精会神地刺绣。(资料图)

邢国华的生活蜕变,是赤峰市持续推进农牧民工转移就业工作的生动缩影。近年来,赤峰市通过打造京东家政培训就业基地、培育劳务品牌、支持农牧民工返乡创业等举措,为农牧民工提供全方位、精准化就业服务,拓宽转移就业渠道。

敖汉小米农技工正在劳作。(资料图)

培育一个品牌,带动一片产业,富裕一方百姓。赤峰市充分发挥本地人力资源优势,重点打造“赤诚劳务”品牌体系,涵盖文化旅游、手工制作等多个领域,同时,建立需求引导培训、认证提升质量、就业反哺产业的闭环机制,实现劳务输出组织化、从业人员技能化的转型升级。目前,赤峰市已培育出“巴林左旗笤帚工”“敖汉小米农技工”等18个特色劳务品牌。

巴林左旗笤帚苗产业带头人李艳垒在参加展览活动。(资料图)

赤峰市还搭建10个农民工返乡创业园,从场地选择、担保贷款、企业合作等方面为创业者提供帮助,实现一人创业、带动多人就业。目前,园区已吸引591名创业者入驻,带动就业9304人。

一系列务实举措,让赤峰市农牧民工端稳就业“饭碗”。目前,赤峰市农牧民工转移就业人数达68.4万人。

内蒙古日报·草原云记者:李雪瑶

编校:郭娜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免责声明:投资有风险,本文并非投资建议,以上内容不应被视为任何金融产品的购买或出售要约、建议或邀请,作者或其他用户的任何相关讨论、评论或帖子也不应被视为此类内容。本文仅供一般参考,不考虑您的个人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求。TTM对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承担任何责任或保证,投资者应自行研究并在投资前寻求专业建议。

热议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