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吾财讯 | 华创证券研报指,中国生物制药(01177)是中国领先的创新研究和研发驱动型医药集团,集团主要附属公司包括正大天晴药业、北京泰德制药、南京正大天晴制药等。公司营收从2020年的236.47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288.66亿元;净利润则相对保持稳定,主要系创新药研发投入持续增加。公司仿制药研发集中在首仿、难仿的独家/特色仿制药产品。2024年公司化学仿制药收入重新恢复正增长,达到168.1亿元(+3.1%),其中2024年第十批集采产品仅占总收入的1%,集采风险已基本出清。2024年内28个仿制药获NMPA批准上市,此外还有65个在研仿制药产品储备。 公司自2018年确立全面创新转型,并成功上市安罗替尼。2022年至今,公司研发管线实现显著跃升,上市创新产品从3款增加至18款(其中包含9款创新药),NDA产品3款,III期产品从5款增加至15款,并储备了超过60个处于临床I/II期的创新分子,未来三年计划以平均每年上市5款创新产品的速度兑现在研管线价值,即2027年上市产品数量突破30款、创新药有望突破20款。公司创新驱动战略成效显著,创新产品收入占比从2018年的12%大幅提升至2024年的41.8%。管线数量及质量领先,创新产品收入持续提高,即将迎来出海阶段,看好公司由仿到创价值重估。该机构预计公司2025-2027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340.62、366.02和396.74亿元,同比增长18.0%、7.5%和8.4%;归母净利润为39.32、42.88和47.43亿元,同比增长12.3%、9.1%、10.6%。根据创新药管线估值方法(基于风险调整的现金流折现法)测算,给予公司整体估值1754.46亿港元,对应目标价为9.35港元。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免责声明:投资有风险,本文并非投资建议,以上内容不应被视为任何金融产品的购买或出售要约、建议或邀请,作者或其他用户的任何相关讨论、评论或帖子也不应被视为此类内容。本文仅供一般参考,不考虑您的个人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求。TTM对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承担任何责任或保证,投资者应自行研究并在投资前寻求专业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