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以期货市场为纽带的产融结合模式逐渐成为部分企业应对风险的核心工具。其中,PTA、PX、瓶片等期货品种覆盖了聚酯产业链的关键环节,为企业提供价格发现、风险管理与资源配置的工具。
在此背景下,小鼎能源深度融合期货市场与现货贸易,构建了“以基差贸易为核心、以风险管理为支撑、以产业链服务为导向”的业务模式,在聚酯行业变革中实现逆势增长——2024年公司贸易额再创新高,规模连续5年增长。这一成绩的取得,既得益于小鼎能源对期货工具的精细化运用,也源于其对产业链上下游的深度融合,以风险管理体系对冲市场波动,最终形成“期现联动、风险可控”的发展模式。
产融结合成为产业链破局关键
2024年,聚酯产业链迎来多重结构性变革。其中,原油的供需变化成为驱动产业链价格逻辑转换的核心因素。地缘政治冲突缓和叠加OPEC+减产执行力度减弱,使得原油价格从高波动格局转向区间震荡,带动下游产品价格波动幅度收窄,市场逻辑逐步回归供需基本面。
数据显示,2024年国内PX产量同比增长约12%,以PXN度量的加工利润年均值降至300美元/吨以下,产业链利润重心从PX生产环节向中下游转移,行业利润分配格局迎来重塑。
谈及行业变革时,小鼎能源总经理聂磊深有感触:近几年国内聚酯产业链产能扩张及竞争加剧成为主基调。
据他介绍,PTA和聚酯产能年增速均达10%,上下游一体化厂商竞争优势凸显,利润加速向头部集中。PTA加工差波动率持续降低,部分低效装置被动退出;聚酯端虽然产量增速为11%,但瓶片加工差维持低位,行业整体景气度下行,企业“以价换量”特征明显。
在产能扩张伴随中小企业因装置老旧、环保压力加速退出的背景下,头部企业对优化采销、库存管理、降本增效的需求空前迫切。内需增长乏力下,产品对出口的依存度提升,但海外市场开拓面临贸易壁垒、物流波动等多重挑战。
“在行业深度调整期,贸易企业面临利润收缩与信用风险加剧的双重压力。”聂磊坦言,传统“低买高卖”的价差套利模式价值持续弱化,创新服务模式成为贸易企业突破瓶颈的必然选择。现货市场成交活跃度下降、流动性承压,倒逼贸易商从单纯的商品中介向基差贸易、供应链金融、产业链风险管理等专业化、综合化服务商转型。
在此过程中,小鼎能源以“产融结合”为核心发展战略,通过创新期现结合业务模式,为产业链上下游提供贯穿采购销售、全环节风险管理的价值赋能。
据聂磊介绍,公司将基差贸易作为核心业务模式,以期货价格为“锚”,替代传统的“一口价”定价模式,推动产业链价格形成机制向透明化、市场化转型。“该模式赋予交易双方根据市场判断灵活定价的权利,企业可结合库存、生产计划选择点价时机,显著增强了经营自主性。”他说。
“在PTA业务中,公司早期率先尝试基差贸易。PX期货上市后,公司又通过纸货与期货市场套期保值锁定成本。”聂磊介绍,公司为下游工厂提供后点价服务,并在期货市场建立多头头寸锁定采购价格,2024年PTA期货成交12万手以上。公司根据市场情况灵活选择平仓或期货交割,帮助下游工厂降低采购成本,保障了其生产连续性。
在PX业务中,小鼎能源通过场外纸货市场和期货盘面,将长约采购的均价合同转换为基差定价合同,锁定长约基差成本,再以基差后点价模式销售现货,帮助下游工厂在价格波动中锁定成本。
作为郑商所首批PX交割厂库之一,小鼎能源目前已构建起覆盖原材料采购、产品销售、库存周转的全流程期现结合体系,形成了基差贸易、均价保值、加工利润保值、期转现、含权贸易等多元化业务模式。
通过模式创新为产业链注入新活力
小鼎能源产融基地以期现结合为核心、以期货市场为纽带,不仅为自身开辟了穿越周期的发展路径,而且通过模式创新与生态赋能,为整个产业链注入了新的活力。
据聂磊介绍,2024年上半年,全球PX产能扩张接近尾声,市场对PX需求预期存在显著分歧。在此背景下,聚酯头部企业A面临传统采购模式的“双向困境”:既担心PX价格波动导致库存贬值,又担心供应不稳定影响生产连续性。
针对A企业的这一需求,小鼎能源通过PX纸货市场与期货盘面,将美元进项均价长约合同转换为基差定价头寸,锁定基差成本后,以基差后点价模式向工厂销售现货。“A企业可先提货生产,待期货价格下跌后再点价确定最终成本。”聂磊解释说,该模式使A企业在价格波动期保持了稳定的生产负荷,产品质量与交货期得以保障,供应链韧性显著增强,在下游竞争中彰显了优势。
在PTA市场中,小鼎能源也通过后点价模式进一步优化生产成本,提升了产业链韧性。
期货日报记者了解到,2024年PTA产能持续扩张,市场整体供大于求,但产能释放节奏受装置检修、原料供应等因素影响存在不确定性,叠加原油价格波动,进一步加剧了现货市场的价格震荡。此时,大型聚酯企业B希望在市场波动中保障原料供应、降低采购成本,却陷入“低价采购怕跌价、延迟采购怕断供”的两难境地。
小鼎能源通过跟踪产业链动态,在PTA价格相对高点为B企业卖出一口价基差,同时在期货市场建立多头头寸锁定价格。“临近交割时,若基差走弱,则平仓获利并采购现货履约;若基差走强,则直接通过期货交割获取现货。”聂磊表示,该操作使B企业相比单纯现货采购节省了可观的成本,生产计划有序推进。“这不仅满足了下游订单需求,还使客户满意度与市场份额双提升。”他称。
通过以上实践,聂磊深刻感受到期现结合新模式的三大核心优势:一是增强企业经营自主性,企业可根据市场判断灵活定价;二是提升抗风险能力,有效对冲价格波动风险;三是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市场价格发现,提升产业链定价透明度,促进上下游从“价格博弈”向“价值共创”转型。目前,这些模式已在PTA产业中被广泛应用,成为产业链升级的重要驱动。
作为郑商所聚酯化工产融基地,小鼎能源以“服务实体经济、惠及民生”为使命,努力成为期货市场与产业间的“支点企业”,通过培育与服务联系上下游,引导相关企业高效参与期货市场建设。
从基差贸易重构定价逻辑,到期现结合优化资源配置,再到产融基地推动产业升级,聂磊认为,只有将金融工具与实体产业深度融合,才能在复杂的市场中把握机遇,实现产业链价值的共同提升。
“未来,小鼎能源将以产融基地为新起点,持续深耕聚酯产业链,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能力,与上下游企业携手在产融结合的道路上探索更多可能,为我国聚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小鼎力量’。”聂磊最后说。
免责声明:投资有风险,本文并非投资建议,以上内容不应被视为任何金融产品的购买或出售要约、建议或邀请,作者或其他用户的任何相关讨论、评论或帖子也不应被视为此类内容。本文仅供一般参考,不考虑您的个人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求。TTM对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承担任何责任或保证,投资者应自行研究并在投资前寻求专业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