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GII:2025H1中国负极材料出货量129万吨 同比增长37%

智通财经网
07/29

GGII数据显示,2025H1中国负极材料出货量129万吨,同比增长37%,增速低于其他几大主材,主要是2024年上半年预期到价格上涨,企业囤货,导致2024年上半年出货量基数较大。预计2025年中国负极材料出货量将超260万吨,同比增长25%以上。

2021-2026年中国负极材料出货及预测(万吨)

数据来源: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2025年7月

从细分产品结构看,2025H1人造石墨出货量为117万吨,同比增长47%,占负极材料总出货量比达91%;天然石墨出货量10.6万吨,同比下降23%;其他占比提升0.2个百分比,主要系硅基负极发展带动。

2024年-2025年H1中国负极材料出货结构(%)

备注:硅基负极材料为复合后口径;

数据来源: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2025年7月

在价格方面,2025Q1负极用焦价格环比上涨超40%,Q2价格开始下滑,但对负极价格推动影响较小。天然石墨受人造石墨挤压影响,价格小幅下滑。产品方面,新一代储能大容量产品推动人造石墨克容量进一步提升,多家电池企业测试产品从350mAh/g向353-355mAh/g方向迈进,同时压实密度也由1.6g/cm3向1.65g/cm3发展,快充倍率(4C)产品方面,行业渗透率突破15%。新产品应用上,新型硅碳已小批量出货,6月行业出货约100吨(纯硅粉),超80%应用在高端数码领域。动力领域因材料一致性等问题,预计2025年仍将处于验证中,预计2026年在动力领域有望规模上量。在技术发展方面,负极材料将向着快充倍率(4C→>5C)、高压实(1.6→1.7g/cm3),高克容方向发展。

主流储能锂电池对人造石墨主要性能要求

数据来源: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2025年7月

在产能方面,负极行业与磷酸铁锂以及电池行业相同,均处于产能结构性过剩状态,TOP5企业产能利用率超70%,部分企业甚至接近满产,而中小企业则缺少订单,多沦为代加工厂或停工停产。GGII预计头部负极企业在2025H2~2026年的“新增产能”将主要依赖中小企业代加工+自身扩产(主要集中在海外或西部基地),行业整体产能利用率呈缓慢提升态势。

总的来看,负极材料行业正在逐步走出低谷,预计2025年下半年或2026年上半年行业有望启动新一轮向上周期。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免责声明:投资有风险,本文并非投资建议,以上内容不应被视为任何金融产品的购买或出售要约、建议或邀请,作者或其他用户的任何相关讨论、评论或帖子也不应被视为此类内容。本文仅供一般参考,不考虑您的个人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求。TTM对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承担任何责任或保证,投资者应自行研究并在投资前寻求专业建议。

热议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