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3年,第一项汽车雨刮器的专利被注册。从那以后,它成为雨雪天气中,驾驶员最依赖的“清障工具”。
一百多年过去,雨刮器不断改进,从结构、材料到扫动逻辑,越来越高效、静音、耐用。即使到了今天,它依旧是汽车上最“机械”的安全保障之一。
但雨刮器也有能力边界。暴雨、雪雾、高速泥水夹击的极端天气下,即便雨刮器拼尽全力,前风挡的画面也可能一片模糊。车外后视镜、后视摄像头的情况更糟,轻微水雾就可能让倒车影像满屏光斑,看不清也判断不了。
更现实的是,很多时候,摄像头的“看不清”,直接影响辅助驾驶系统的判断,甚至触发保护性功能关闭。换句话说,在你最希望它“站出来帮忙”的时刻,它反而“请假离场”了。
每一点安全提升,都值得全力以赴。这次全力以赴的是——帮你穿透雨雾,看清危险的神玑安全影像系统。
汽车中的“超级夜景”
蔚来自研的首颗辅助驾驶芯片“神玑 NX9031”,不仅是一颗负责算力调度的“大脑”,这一次,它还“兼职”处理车载摄像头的可视画面,让视觉信息不再成为智能系统的短板。
我们把这套能力,称作神玑安全影像系统。
它的核心目的很明确:让摄像头在复杂天气下也能“看得清”、“看得准”、“看得全”。
我们先来看看实际效果图:
在夜间+雨雾双重干扰的场景中,神玑安全影像系统依然能够有效还原清晰画面,关键物体(如出租车)轮廓清楚、光晕控制良好。
这并不是简单的图像增强,而是背后的一整套自研影像系统在发挥作用。
神玑安全影像系统是基于自研芯片、ISP和算法构建的全链路影像系统,具备软硬件一体、整车级集成能力,确保了不论是辅助驾驶、环视还是行车记录仪,都能获得强大的硬件性能和自研图像算法的加持,在夜间极暗和雨雾等极端环境下,依然得到清晰、明亮、富有细节的高品质影像画面。
过去,图像增强主要依赖图像信号处理器(ISP)。而蔚来独立自研的ISP系统实现突破,确保神玑系统在“看清”的同时,也能处理“复杂光”,最“神奇”的就是“雨雾消除术”:基于多域智能降噪技术,结合自研图像芯片与算法,显著提高雨夜行车的清晰度,并能进行精准去除和重构。
神玑安全影像雨雾消除前后对比(左:处理后)
在夜间/逆光等场景下,也能自动调整画面对比度和亮度,保留关键物体的识别特征。转弯、变道心里没底的时候,轻拨转向,HUD自动弹出转向盲点影像,身处暗光环境,画面始终清晰明亮,堪比自带“超级夜景”。
泊车影像也有“超级夜景”:在低能见度环境泊车可自动激活轮毂视角,提亮画面并智能降噪,360度全方位清晰感知,极暗环境,“微操”也信心十足。
这些图像处理任务,传统上依靠独立ISP完成,神玑安全影像系统仍采用自研ISP进行画面增强。但不同在于,蔚来的ISP具备更强的低光提亮、雨雾消除等核心能力,并且支持按辅助驾驶模型的识别需求进行效果级调优。
换句话说,神玑不仅让画面“看清”,更让模型“看懂”,将图像表现真正纳入整车智能的计算体系中。
芯片性能的意义,也在这里被转化成了更实用的能力:让行车影像在雨天依然清晰明亮、让盲区画面更易识别、让泊车视角更加全面可靠。
“看路”,是一个系统性工程
“辅助驾驶芯片”本职其实是理解场景、做决策。那为什么这一次要它来做图像处理?
原因很直接:在安全这个维度上,“谁先看到,谁先处理”更重要;一些画面优化和识别判断,不能再等ISP预处理完成之后再来计算,那样太慢,或者已经错过了最佳处理时机;特别是在极端场景下,其他传感器可能“失明”,芯片要能自己“重建”看清世界。
于是,神玑开始“兼职”处理摄像头画面,把图像清晰度和感知安全统一起来。它的高算力支撑它同时处理多个摄像头画面,并在毫秒级别内完成图像理解与增强。
举个实际的例子:当车辆在雨夜行驶,后视摄像头可能因为积水模糊不清。而蔚来自研ISP系统,可以复用智能辅助驾驶800万后视摄像头能力,快速识别雨点干扰,并在流媒体内后视镜“还原”更清晰的实时画面,视野范围达传统内后视镜的3.6倍,后方路况一目了然。
基于蔚来自研的“SkyOS · 天枢”整车全域操作系统的高带宽低时延,神玑安全影像的图像信号处理延迟缩短至5ms内,使流媒体内后视镜拥有与传统后视镜几乎一致的实时性,同时光晕抑制效果出色,夜晚后车逼近,影像也不过曝。
这不是简单的图像“美颜”,而是针对安全做出的实时修正,确保雨夜高速、城市灯光干扰、后车强光逼近等场景下用户的驾驶安全依旧得到保障。
“神玑”妙算,更安全
从雨雾消除开始,神玑做的远不止“图像更清晰”这么简单。它为整套辅助驾驶系统构建了更稳定的视觉感知基础。不是简单地“看清楚”,而是始终“看清楚”。
在极端天气、复杂光照、后视镜被遮挡等“边缘场景”中,神玑安全影像作为感知冗余存在,是蔚来智慧安全底层的重要一环。
比如,雨夜行车时,对关键区域(车辆、行人、车道线)重点增强:当侧后方盲区遭遇行人、车辆,神玑安全影像将对潜在风险进行红光和提示音双重提醒,最大可能避免意外发生。
其次,神玑安全影像加持,跨域调用800万像素侧后摄像头,提供6倍于物理外后视镜视野,对不同类型传感器的“盲区”做冗余识别,无需扭头,侧后方路况一目了然。
除此之外,神玑安全影像系统还能通过环境亮度动态调整曝光策略,让黑夜不再黑暗,即使在极暗环境下停车,打开守卫模式,也能清晰记录周围环境,提升整体感知可靠性。
神玑安全影像的自研,不只是为了技术自主,而是为了在你看不清的时候,能有人(更确切地说,是一颗芯片)替你看清,更多一份确定和安心。
我们从雨刮器聊起,是因为安全从来都不是靠单一功能保障的。
今天的智能汽车,在硬件之外,需要更强大的计算和理解能力。自研芯片,不只是让我们走得更快,也能走得更稳。
雨刮器、传统辅助影像等配置不再孤军奋战。神玑安全影像系统,正在补上每一处被忽视的安全“盲点”。
免责声明:投资有风险,本文并非投资建议,以上内容不应被视为任何金融产品的购买或出售要约、建议或邀请,作者或其他用户的任何相关讨论、评论或帖子也不应被视为此类内容。本文仅供一般参考,不考虑您的个人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求。TTM对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承担任何责任或保证,投资者应自行研究并在投资前寻求专业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