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吴彬
世界黄金协会发布的2025年二季度《全球黄金需求趋势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在高金价环境下,二季度全球黄金需求总量(包含场外交易)达1249吨,同比增长3%。随着地缘政治环境叠加金价势能持续支撑投资需求,强劲的黄金投资流入成为推动该季度需求增长的主要动力。
ETF与金条金币需求增长明显
《报告》显示,全球黄金ETF连续两个季度保持强劲需求,这是助推二季度整体需求增长的关键因素,二季度流入量达170吨,与2024年二季度的少量流出形成对比。其中,亚洲地区上市基金贡献突出,流入量达70吨,与北美地区基金73吨的净流入量基本持平。在一季度创纪录的流入量支持下,上半年全球黄金ETF需求总量达397吨,创下自2020年以来的最高上半年纪录。
从中国市场来看,其黄金ETF创有记录以来最强劲的季度表现,二季度流入464亿元人民币(合65亿美元),持仓增加61吨。上半年,其资产管理总规模(AUM)飙升116%至1525亿元人民币(合213亿美元),总持仓跃升74%至200吨。
与此同时,二季度全球金条与金币投资总量亦同比增长11%至307吨。其中,中国投资者领跑全球,金条与金币需求同比激增44%至115吨;印度投资者继续增持,二季度需求达46吨。西方市场则呈现分化趋势:欧洲地区二季度净投资需求增长逾一倍至28吨,而同期美国的金条与金币需求则减半至9吨。
此外,全球央行购金态势延续但节奏有所放缓,2025年二季度共增储166吨。尽管购金增速放缓,但在持续的全球经济与地缘政治不确定性条件下,全球央行购金量仍处于显著高位水平。世界黄金协会发布的《2025年全球央行黄金储备调查》显示,95%的受访央行预计未来12个月内全球央行黄金储备将进一步增加。
从金饰消费市场来看,金饰需求持续萎缩,二季度消费量同比下降14%,逼近2020年疫情期间的低谷水平。中国与印度的金饰需求量同比下滑20%与17%。但以价值计,全球金饰消费金额依然上涨,二季度达360亿美元。
从供应端来看,随着金矿产量小幅增长并创下二季度历史新高,黄金总供应量同比增长3%至1249吨。回收金供应量虽同比增长4%,但在高金价环境下仍显得相对低迷。
全球黄金季度供需各板块情况(单位:吨)
资料来源:金属聚焦公司,洲际交易所(ICE)基准管理机构,世界黄金协会
金价上涨、资产荒、央行购金共推投资热
世界黄金协会分析,上半年,三大关键因素支撑了金条与金币需求的火热。首先,金价的强劲势能引发市场关注。在全球地缘与贸易风险飙升、美元走弱与全球投资需求持续改善等因素的推动下,上半年国内人民币金价飙升24%,创2016年以来的最佳上半年表现,吸引了国内投资者的目光。
同时,有限的投资选择进一步增强了黄金的吸引力。其他投资渠道表现欠佳:沪深300股指上半年收平;国债收益率波动加剧;存款利率也显著下调;房价仍可能出现下跌;黄金成为少数表现亮眼的升值资产之一,因此持续吸引投资流入。此外,央行购金也发挥影响力。中国人民银行1月至6月持续发布购金公告,带动了国内投资者跟进。
世界黄金协会资深市场分析师Louise Street认为,2025年全球黄金市场经历了动荡开局:贸易摩擦加剧、美国政策反复无常、地缘政治热点事件层出不穷。上半年所观察到的强劲投资活动,彰显了黄金在对冲经济与地缘政治风险方面的作用。持续的市场波动,加上近几个月来金价的亮眼表现,共同形成了强劲的市场势能,吸引全球大量资本涌入黄金市场。
“上半年美元金价涨幅高达26%,跑赢多数主流资产类别。如此强势的开局,意味着今年下半年金价可能会在相对窄幅的区间内震荡。另外,宏观经济环境前景仍高度不明朗,这或许将为黄金提供进一步支撑。若全球经济或地缘政治局势出现任何实质性恶化,黄金作为避险资产的吸引力都可能被进一步放大,推动金价再度走高。”Louise Street说。
世界黄金协会认为,若中国进一步降息以刺激经济增长,国内投资者持有黄金的机会成本则有望继续下降;若中国人民银行继续宣布购金,则可再次为国内投资者传递有力信号。
“2025年上半年的一项重要进展是监管政策调整后,中国保险资金被允许进入黄金市场。参与试点的4家保险公司于3月获得上海黄金交易所会员资格并开始交易黄金合约。保险机构的入场标志着结构性转变的出现,有望为未来的黄金投资需求提供长期支撑。”世界黄金协会相关人士说。
免责声明:投资有风险,本文并非投资建议,以上内容不应被视为任何金融产品的购买或出售要约、建议或邀请,作者或其他用户的任何相关讨论、评论或帖子也不应被视为此类内容。本文仅供一般参考,不考虑您的个人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求。TTM对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承担任何责任或保证,投资者应自行研究并在投资前寻求专业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