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ndlease 的 Lombardo 反击 Mirvac 的基金接管企图

澳洲财经见闻
08/18

Lendlease CEO Tony Lombardo 对其价值 100 亿澳元的房地产基金业务展开了强势防御,回应竞争对手 Mirvac 试图接管该业务的行动,同时强调在其团队管理下,基金的表现和增长前景均十分稳健。

在 Lendlease 公布截至 6 月的财年净利润 2.25 亿澳元(前一年亏损 15 亿澳元,为近期最大亏损)时,Lombardo 对竞争对手进行了反击——虽然没有点名 Mirvac 或其 CEO Campbell Hanan。

基金管理业务面临的挑战

目前,Lombardo 面临的更直接挑战是 Mirvac 正利用机构投资者(包括 Hostplus)在三只基金——零售、工业和写字楼——中的不满情绪。这些基金构成了 Lendlease 的 Australian Prime Property Fund(APPF)系列

首场正面交锋定于 9 月中旬:Hostplus 已召集会议,对 20 亿澳元的 APPF 工业基金 投票,决定是否罢免 Lendlease 并由 Mirvac 接管管理权。

Lombardo 表示,在 Lendlease 管理下,工业基金预计在未来七年 市值将翻倍至 40 亿澳元

他说:“每只基金都有未来七年的增长计划,预期总回报率超过 11%。前景非常强劲。”

此外,零售基金(28 亿澳元)也将安排单独投票,商业基金(58 亿澳元,持有如悉尼 55 层 Salesforce Tower 和 1 Farrer Place 等地标建筑)也可能成为争夺对象。

扩张与新基金布局

在周一的财报电话会议上,Lombardo 进一步强调 Lendlease 在赢取新委托及设立新基金方面的成功。

其中包括一个 7.75 亿澳元的信贷合作基金,计划在未来四周完成首笔交易,覆盖美国多户住宅、写字楼及生命科学项目。Lombardo 表示,公司也计划在澳大利亚设立类似基金,初始规模可能为 5 亿澳元

Lombardo 指出,APPF 工业基金过去十年的回报率 11.3%,写字楼基金预计市值将增至 100 亿澳元,零售基金预计增至 50 亿澳元。

Lendlease 在过去一年表现改善,得益于 FY24 的亏损后复苏。当时公司因重组成本近 14 亿澳元(其中裁员费用近 1.17 亿澳元),并在激进股东压力下出售了美国和英国建筑业务、美国军住房组合,集中在澳大利亚的建筑与开发业务。

投资者对 Lendlease 回归全年盈利反应积极,股价上涨 37 分(6.7%)至 5.92 澳元。公司还宣布将 回购 5 亿澳元股份,提升股东价值。

财务与业务亮点

  • 每股净有形资产(NTA):从 6.07 澳元升至 6.55 澳元
  • 全年派息:23 分(含 10.4 分可抵税 franking)
  • 全年每股收益(EPS):55.9 分,接近此前指导区间下限 54–62 分
  • 税后经营利润:从 12 亿澳元亏损转为 3.86 亿盈利
  • 净负债:降至 34 亿澳元,资产负债率 26.6%,预计年底降至 15% 或以下
  • 公司成本:去年同期近三分之二下降至 1.27 亿澳元
  • 资本回收:已完成或宣布 25 亿澳元资产出售或业务退出计划,今年计划再回收 20 亿

各业务板块表现

  • 投资业务 EBITDA:增长 69% 至 3.13 亿
  • 基金管理资产总额:增 3% 至 489 亿
  • 开发业务 EBITDA:增 1.18 亿至 3.16 亿(得益于 One Sydney Harbour 项目公寓结算及 Capella Capital 融资业务出售)
  • 澳大利亚开发管线:年末 98 亿澳元(去年 118 亿),自 6 月 30 日以来新增项目 25 亿
  • 建筑业务 EBITDA:因上半年两项目亏损,几乎减半至 3300 万,全年新增合同 50 亿(FY24 为 17 亿)

Lendlease 预计本财年每股收益降至 28–34 分(低于去年的 50.1 分),主要因开发项目交付减少。公司预计 FY27 盈利将恢复,受益于 One Circular QuayVictoria Harbour 项目竣工,以及英国 Crown Estate 合资项目收益。

此外,公司 5 月同意将英国六个城市更新项目的 50% 股权出售给英国皇室地产管理方,交易金额 3 亿澳元。

免责声明:投资有风险,本文并非投资建议,以上内容不应被视为任何金融产品的购买或出售要约、建议或邀请,作者或其他用户的任何相关讨论、评论或帖子也不应被视为此类内容。本文仅供一般参考,不考虑您的个人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求。TTM对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承担任何责任或保证,投资者应自行研究并在投资前寻求专业建议。

热议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