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MarketWatch》周三 (20 日) 报导,一些分析师认为,软银 (SoftBank Group) 对英特尔 (Intel)(INTC-US) 投资 20 亿美元,可能成为这家陷入困境的芯片制造商翻身的关键催化剂。
Melius Research 分析师 Ben Reitzes 将英特尔股票目标价从 21 美元上调至 25 美元,理由是软银的投资是对这家处境艰难的芯片制造商投下重要的信任票。
尽管该交易会创造更多股份,从而稀释每股盈余,但 Reitzes 在周二的客户报告中指出,这是一种“增值式稀释”,长远来看将使股东受益。他写道,潜在的美国政府入股也会有稀释作用,“但能够巩固长期前景”。
软银与英特尔的交易将涉及大约 8,700 万股新股,使英特尔的总股份数增加约 2%。Reitzes 认为该交易将在年底前完成。
除了初期的稀释效应外,未来也存在庞大上行空间:软银执行长孙正义 (Masayoshi Son) 与潜在客户及美国总统川普有宝贵的人脉,能带来至关重要的政治资本。此外,Reitzes 指出,软银潜在的 5,000 亿美元“星际之门”(Stargate) 计划也与美国扩建芯片制造能力的战略目标一致。
同时,软银还持有英国芯片设计公司安谋 (Arm Holdings)(ARM-US)90% 股份,这给了孙正义将 Arm 客户导向英特尔 晶圆代工业务的诱因。
英特尔股价周二因软银投资消息大涨 7%,创下五个月新高,即便周三回跌 7%,8 月仍累计上涨 20.4%。
Reitzes 认为,软银投资若结合美国政府潜在入股,将能帮助英特尔获得更多客户,因为许多公司若想“讨好”川普政府,可能会优先使用英特尔的产品。瑞银 (UBS) 分析师 Timothy Arcuri 也表示,如果美国政府推动企业更快与英特尔在代工服务上合作,“乐观情境有可能实现”。
不过,Bernstein 分析师 Stacy Rasgon 对依赖美国政府为公司带来更多客户持怀疑态度。
Rasgon 在周二写道,“我们仍质疑政府究竟能或需要施加多少‘力量’。”并补充称,如果英特尔无法提供具成本效益且高品质的产品,“再多的鼓励也无济于事。”
Arcuri 的乐观情境认为英特尔股价可能上涨至 40 美元,但他强调“这需要发生许多事情”才能达成。英特尔必须在代工业务上展现制造能力并展现争取客户的动能,股价才可能真正突破。
Reitzes 也承认,英特尔的晶圆代工部门仍“需要大量努力”,并指出公司即将推出的 14A 制程节点将是检验代工业务能否起飞的重要试金石。
瑞银与 Melius 目前都给予英特尔股票“持有”评级,目标价为 25 美元。Bernstein 同样给予“持有”评级,目标价则为 21 美元。
免责声明:投资有风险,本文并非投资建议,以上内容不应被视为任何金融产品的购买或出售要约、建议或邀请,作者或其他用户的任何相关讨论、评论或帖子也不应被视为此类内容。本文仅供一般参考,不考虑您的个人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求。TTM对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承担任何责任或保证,投资者应自行研究并在投资前寻求专业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