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报揭示佑驾创新(02431)“布局即兑现”路径显效:收入大增46%,L4业务突破成新增长极

智通财经
昨天

虽然竞争常在,但灵活的战略和持续的创新常常能帮助企业穿越周期。就以现象级公司小米集团来说,公司从最开始的手机业务到后面切入家电赛道,再到如今将汽车业务培育成第三增长曲线,多元化、渐进式发展路线形成了生态共振。小米并非孤例,在智驾赛道上也能找到有着类似成长路径的公司。以佑驾创新(02431)为例,公司最开始的业务围绕智能驾驶展开,2019年成立智能座舱事业部实现“两条腿走路”,转年又设立了V2X业务板块。2024年底,旗下业务形成齐头并进格局的佑驾创新正式登陆港交所。根据该公司日前披露的中报看,到今年上半年佑驾的L4业务已实现关键性营收突破,未来包括物流车等新兴业态有望成为公司的新增长极。

回溯小米和佑驾创新的成长历程,不难发现这两家公司每一步拓展都不是盲目冒进,而是以高执行力扎实兑现战略承诺。

在智通财经看来,小米的成功验证了企业多元化发展模式的有效性,而具有相近的“踏实”、“多元”特质的佑驾创新,凭借业务上的“三驾马车”,或许同样能在自身擅长的领域里“复制”小米的成功,并激发出生态飞轮效应。

巩固基本盘同时成功培育新增量

佑驾创新的2025年中报,是一份稳健兑现增长预期、同时还打开了增量新通道的成绩单。财报显示,上半年公司实现收入3.46亿元,同比增长46.1%;毛利0.52亿元,对应毛利率15%,同比增加了0.9个百分点,显示出规模增长的同时,佑驾的盈利能力同步增强。受到公司加大中高阶辅助驾驶及L4自动驾驶技术投入影响,眼下佑驾仍处于战略性亏损阶段,但这对于佑驾这样的科技公司而言其实是发展中无法绕开的过程。

分业务板块来看,报告期内佑驾的两大核心业务智能驾驶解决方案、智能座舱解决方案分别实现收入2.41亿元、0.61亿元,同比分别增加了32.4%、99%,增速亮眼。同期,公司的车路协同业务收入亦同比增加了63.4%至0.39亿元。

作为收入占比接近七成的第一大业务,佑驾创新的智驾解决方案板块在上半年开启了强势产品周期。2月,公司推出了基于地平线征程6M芯片打造的iPilot 4 Plus;6月,佑驾又推出256 TOPS算力的拥有更高性能的iPilot 4 Pro。在强势产品带动下,佑驾于上半年新揽获了4个中高阶辅助驾驶项目,同期还新增了4个整车厂客户的6个车型平台项目,体示出公司标准化开发提效显著。

而在L4自动驾驶领域,佑驾的iRobo解决方案商业化落地则按下“加速键”,半年内营收破千万元。一季度,公司在苏州完成第一个iRobo无人小巴项目交付,随后又于二季度向中国电信交付了自动驾驶小巴。据统计,期内佑驾无人小巴业务在黑龙江、上海、杭州等多地落地运营,累计获得项目10余个。

随着智能座舱业务的规模成功翻番,该业务上半年的收入占比也顺势升至17.6%。上半年,佑驾新推出了全新座舱大模型解决方案“智能管家BamBam”,该产品通过融入大模型能力来助力提升汽车安全性,并为用户提供个性化、全场景、主动式的智能服务。此外,公司还发布了全栈自研的智能座舱DMS一体机iCabin Lite,将DMS摄像头与控制器高度集成,进而达成产品形态层面的集成化创新目标。

作为稀缺的同时深耕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的厂商,佑驾创新依托全栈自研,平台化及软硬件一体化研发量产能力,放大了自身的技术和产品的性价比优势。从业绩变动趋势看,业务协同产生的正反馈,也在财报中一再得到强化。

伴随中国汽车产业在国际舞台的崛起,供应链企业出海“淘金”的趋势也愈演愈烈,佑驾创新亦是其中的一员。财报显示,佑驾的解决方案已被多家整车厂的多款出口车型采用,目标市场涵盖欧盟、澳大利亚、墨西哥等国家。与此同时,通过与国际Tier 1企业的合作,佑驾同样已成功切入国际整车厂供应链。

整个上半年,佑驾创新新增18个项目定点,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累计为42家汽车整车厂量产交付产品,合作范围持续扩大。

踏实发展持续兑现增长承诺

失败的企业各有各的致命短板,而成功的企业之间则总有相似之处。

回顾佑驾创新的成长轨迹,智通财经发现与小米一样,佑驾每新开辟一个业务都不是盲目、随机的,而是各业务间深具协同性,且这两家都采用了渐进式的发展策略,到一定阶段后成功激发出了生态飞轮效应。

展开而言,首先,佑驾创新也与小米一样深具战略灵活性。虽是智驾业务起家,但在捕捉到智能座舱和车路协同市场的机遇后,佑驾还是发挥了自身灵活应变的优势第一时间切入新赛道。翻阅佑驾的既往财报,2022-2024年,公司的智能驾驶收入从2.7亿增至4.8亿元;智能座舱收入从0.02亿跃升至1.04亿元;车路协同收入从0.007亿增长至0.63亿元,对应复合年均增长率分别为33.3%、621.1%、848.7%,各项业务快速成长。再结合中绩,上半年佑驾的“三驾马车”显然继续跑出了成长的加速度。由此来看,佑驾的每一次业务拓展后续都取得了财务上的正反馈,这亦表明“踏实”、“践诺”是公司价值底色。

另外,对创新的重视,也刻在佑驾了“基因”里,这同样与小米有几分“神似”。今年上半年,佑驾研发费用同比增加超过五成。上月,佑驾还披露公告宣告完成680万股配售,所得款项将主要投向中高阶辅助驾驶与L4级自动驾驶的研发与落地。

考虑到上半年iRobo解决方案收入已超千万元,L4业务贡献实质性营收,可期待的随着佑驾创新加码投入,公司该业务的成长性将加速释放。据悉,目前佑驾已将自动驾驶技术从载人场景逐步复制到载货场景,包括无人物流、干线运输、机场及矿山等。其中,现阶段已接近商业化拐点的物流车更是有望先行放量,率先成为公司的新增长点。据悉,佑驾的第一代无人物流车现已进入开放道路实测阶段,预计将在今年第四季度正式对外交付。可见,在大有可为的L4自动驾驶赛道上,佑驾也延续了其“说到即做到”的践诺风格。

总而言之,凭借灵活战略和加码创新的特质,佑驾已成功培育出三大增长引擎,后续在业务的良性共振下,公司增长的可见度高、弹性大。对此,专业机构亦对佑驾创新进行了乐观展望,国证国际分析师预计公司有望在明年显著减亏,并将在2027年实现扭亏为盈。另就公司当前财务状况来看,佑驾创新的资产负债率低、在手现金充足,可支持其长期发展。综合而言,佑驾创新兼具稳健基本面和良好增长预期,随着后续增长势能稳步释放,公司的投资价值有望深度兑现。

免责声明:投资有风险,本文并非投资建议,以上内容不应被视为任何金融产品的购买或出售要约、建议或邀请,作者或其他用户的任何相关讨论、评论或帖子也不应被视为此类内容。本文仅供一般参考,不考虑您的个人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求。TTM对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承担任何责任或保证,投资者应自行研究并在投资前寻求专业建议。

热议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