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创新工具服务亚太区风险管理需求——专访芝商所亚太区董事总经理Russell Beattie

期货日报网
08/28

深化区域合作 优化市场生态

“我们在亚太区的战略,重点是聚焦澳大利亚、中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等成熟市场,探索增收途径。同时,布局马来西亚、泰国、越南等新兴市场,通过与东南亚本土交易所合作推动其国际化进程。”Russell在接受期货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他一直相信,亚太区是衍生品市场的一个重要增长引擎,蕴藏着大潜力。

亚太市场多年的工作经验让Russell很早就认识到该地区商业生态的多样性。所以,他在出任芝商所(CME Group)亚太区董事总经理,并执行他的核心任务——制定芝商所亚太区新战略时,非常清楚“一刀切”的商业模式并不适合。“这里涵盖多元的文化、语言和习俗,区域内既有高度发达的经济体,又有快速成长的新兴市场,各地的监管复杂度、基础设施和市场发展阶段均有差异。”Russell坦言,要开发这片广袤的市场,就要沉下心来,深入理解并积极适应它的多样性。

走过众多城市 感知中国开放活力与需求共性

中国是Russell一直关注的市场之一。自2022年出任芝商所亚太区董事总经理至今,他多次来访。他告诉记者,每一次与中国机构的接触,他都会被中国礼仪之邦的盛情与赤诚所感染。“无论是监管部门、交易所、经纪商还是其他市场参与者,大家在与我和我的团队探讨业务发展时,都热情且坦诚,这让我深有感触。”Russell说,“同时,我们也对此深表感激。”

这几年,在中国走过的众多城市,都以其独特的魅力在他心中留下美好回忆。其中,北京、上海、大连、郑州等城市都拥有较为成熟的市场结构,当地相关主体对衍生品市场及期货、期权运作的认知也更为深入,这些都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在交流中,我能感受到整个中国社会都对市场开放与国际化的目标鼎力支持,大家对此都展现出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欲,渴望共同实现这一愿景。”

“总体来看,虽然中国市场有很多独特之处,但中国客户的风险管理需求与其他市场本质相似,都是寻求通过多元化的产品和高度流动性的市场快速应对价格波动。”Russell相信,随着中国市场的日益成熟,产品流动性池也将同步发展,衍生品在管理境内外商品、利率及汇率风险方面的作用将愈发关键。同时,芝商所也会继续着力构建交易者培育生态系统,通过与郑州国际期货论坛等平台合作,促进衍生品知识的传播。

发挥核心优势 构建亚太区衍生品服务生态体系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从本质来看,芝商所在亚太区的战略核心一直是致力于提供风险管理平台。目前,Russell的核心任务是制定芝商所亚太区新战略,其联席主管、董事总经理兼客户开发与销售负责人Tim Smith,则负责向新客户推广芝商所市场,并为现有客户不断变化的风险管理需求提供创新解决方案。

“近几个季度,我们频繁提及对零售交易者群体的战略聚焦,并重点介绍了多家大型零售经纪商合作伙伴。”Russell向期货日报记者介绍,目前,这些大型零售经纪商已加入芝商所的多资产类别交易平台,以便更好地满足这一细分市场日益增长的需求。

第二季度,芝商所首次迎来超过9万名零售交易者,同比增幅达56%。这些新客户推动芝商所微型合约日均交易量创下410万份合约的历史纪录。“这些充分证明我们的产品对更广泛用户群体的吸引力。”Russell提道。

从数据来看,第二季度创纪录的市场表现也印证了全球风险管理需求的持续增长。芝商所季度日均交易量史上首次突破3000万份合约,2025年第二季度3020万份合约的日均成交量较去年同期增长16%,且该季度每个月的数据都在刷新纪录。Russell表示,在地缘政治风险和宏观不确定性加剧的环境下,客户愈发青睐芝商所中央清算的基准产品,利用其透明性和资本效率优势来对冲风险。

芝商所国际业务第二季度也表现突出,日均成交量达到920万份合约,同比增长18%,再创纪录,充分体现了芝商所与全球市场的深度融合。其中,欧洲、中东、非洲日均成交量为670万份合约,同比增长15%;亚太区日均成交量为220万份合约,同比增长30%,均创历史新高。

“虽然起源于美国,但芝商所在服务全球客户的过程中,已成长为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全球性交易所,这在亚太区的数据上有所体现。”Russell颇有信心地向记者介绍,“芝商所全球基准产品的优势与全天24小时的流动性形成了核心竞争力,分散在全球各个时区的客户都能及时地对市场波动事件作出响应。”

同时,面对近年来全球频发的极端风险,芝商所还建立了多层次风控体系,强化芝商所市场“安保”,帮助客户应对突发情况。“我们采取了多项措施,确保芝商所市场在市场波动期仍能高效有序运作。”他娓娓道来,通过设定各产品的专属价格波动限制,防止市场在特定时段内出现过大或过快的波动。价格限制是指每个交易时段内期货合约允许的最大价格波动范围。不同品种的价格限制并不相同,触发限价后的处理机制也存在差异。根据各交易所的规定,有些市场可能暂时停盘,直至放宽价格限制,也可能直接终止当日交易。

“我们采用的熔断机制是一套多层级价格限制体系,当市场触及特定阈值时,便会暂停交易,以便重新校准。目前,芝商所采用两类熔断机制——传统熔断和动态熔断。”他介绍,传统熔断机制针对芝商所特定产品,以参考价(通常为结算价)为基准,设置上下浮动区间。当某级熔断触发后,下一级熔断阈值自动生效。动态熔断原理与传统熔断相似,但阈值会随当日市场行情动态调整。在特定时间区间(通常为1小时)内,动态熔断机制会设定合约价格的动态波动上下限。

此外,芝商所还采用速度逻辑监控系统(Velocity Logic),以毫秒级精度追踪CME Globex电子交易平台的异常价格波动。该系统与价格区间限制协同运作,共同维护市场完整性。他解释:“价格区间限制主要防范价格过度偏离,而速度逻辑监控系统监控价格是否在过短时间内剧烈波动,其计算基于预设回溯窗口内的最高价和最低价,一旦触发速度逻辑违规,期货市场及其关联期权市场就会立即启动临时停牌机制。”

针对亚太区业务的拓展方式,Russell介绍,芝商所始终秉持与本土交易所紧密合作的理念,通过合作共赢,进一步扩大市场服务群体。在亚太区,芝商所与新加坡交易所建立的互冲系统(MOS)就是一项成功的合作范例。据了解,这套1984年启用的机制允许交易者在一个交易所建仓后在另一个交易所平仓,客户能够同时获取两家交易所的流动性和市场深度,并降低跨境交易成本。目前,该系统已经涵盖日元/美元计价的日经225指数期货、新交所富时新兴市场指数期货及中国H50指数期货等产品。“未来,我们也会持续探索通过交易所合作、创新产品服务等方式更好地满足区域客户需求。”Russell承诺。

锚定中国转型 持续探索中国市场合作新范式

在Russell看来,中国是亚太区的关键增长引擎。随着中国金融机构全球化布局的加速,其对冲需求将持续增长。他介绍,目前大中华区交易量在芝商所亚太区业务中的占比较大,增速领跑区域内多数国家和地区。其中,大宗商品是较受青睐的资产类别,这也与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原材料消费国的地位相符。

“面对中国期货市场国际化进程的加速,我们正在持续探索提供新产品、新市场的渠道,以满足不断演变的风险管理需求。”Russell表示,“我们会继续通过与包括交易所、经纪商等在内的中国期货市场机构的合作,积极参与中国市场的成长进程,与中国合作伙伴共同发展。”

近几年,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国,电池需求持续攀升。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的数据,中国在电动汽车市场处于领先并占主导地位,全球电动汽车产量的一半以上来自中国。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的关键组成部分,相关组件的风险管理需求也“水涨船高”。

针对全球和中国绿色经济发展这一实际需求,芝商所也早有布局。Russell告诉期货日报记者,芝商所先后在2020年、2021年和2023年推出钴期货、氢氧化锂期货和碳酸锂期货,构建起了完整的电池组件风险管理工具链。其中,氢氧化锂期货可以满足电池行业管理氢氧化锂价格风险的需求,因为汽车制造商使用该原材料生产更高容量的电池。碳酸锂期货与氢氧化锂期货形成互补,同时建立了碳酸锂远期价格曲线,为相关实体提供更多选择,满足其对电池不同化学成分的风险管理需求。

“芝商所几年前首次进入电池组件领域,如今已迅速成为管理电动汽车相关风险的首选市场。”Russell表示,这些产品为新能源汽车行业提供价格发现和风险对冲服务,吸引了越来越多产业客户的参与。

2025年5月,芝商所的电池组件板块创下了交易量和未平仓合约的历史新高。电池组件期货、期权总成交量达2587份合约,未平仓合约创64387份的历史新高,其中氢氧化锂和钴期货单日成交量首次双双突破千份合约。“产业客户已深刻认识到,面对风险事件,必须迅速应对,并有效管理价格风险。”Russell表示,产业客户选择进入芝商所市场,不仅因为芝商所能够提供丰富的产品,更因为芝商所能够为其提供高流动性与金融安全保障。

其他产品方面,Russell提起,2025年4月,芝商所推出CME外汇现货+(FX Spot+)平台。该平台通过公开、透明的中央限价订单簿系统,为现货市场参与者与外汇期货生态系统建立了一座桥梁,上线首月即吸引40余家机构参与,其中20家为首次涉足外汇期货市场的银行。2025年5月12日,单日交易量突破14亿美元。这为包括中国交易者在内的市场参与者提供了合适的外汇风险管理工具,满足了大家对人民币计价衍生品在亚太区快速增长的需求。

2025年7月,芝商所推出涵盖19种大宗商品的FTSE核心商品CRB指数。该指数基于交易所期货合约编制,分四个流动性层级(石油产品权重上限33%)。资产管理机构可授权开发ETF、共同基金等跟踪产品,为产业客户提供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冲工具。该产品也可以有效帮助中国企业管理“一带一路”贸易中的商品价格风险。

在与中国机构合作方面,记者在本次专访中了解到,2019年芝商所就与上海黄金交易所达成了双边产品许可协议。同年,芝商所推出以“上海金”基准价为标的的美元/人民币黄金期货合约,上海黄金交易所推出以芝商所亚洲黄金现货价格为基准的人民币合约。这些合作成果通过上海黄金交易所,将芝商所黄金期货的全球流动性与中国这一全球最大实物黄金市场紧密联结。国际及中资银行、对冲基金和商业机构等各类客户的积极参与,印证了全球基准产品对管理黄金价格风险的价值。

在数据服务方面,芝商所与上海澎博财经签订实时行情数据许可协议。Russell介绍,目前该合作已经服务中国140余家期货公司,这将助力中国市场数据服务的普及推广。“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与本土机构的合作层次。”他说。

记者注意到,芝商所还与上期所、郑商所、大商所以及部分经纪商开展教育培训合作。实际上,在市场全球化发展的趋势下,国内机构也希望开展更多有利于交易者加深对境外活跃品种的理解、更好地了解全球市场的投教活动,为机构投资者合规参与海外交易提供指导,助力交易者丰富交易品种、提升风险管理水平与投资收益。

“投资者教育是我们当前的重要工作之一。”他说,“我们正在通过与郑州国际期货论坛等平台合作促进衍生品知识传播,着力构建交易者培育生态系统。”Russell介绍,2025年芝商所已通过经纪商合作伙伴举办12场教育培训研讨会,覆盖超5000名市场参与者,并制作逾百份中文教育资料。

 

免责声明:投资有风险,本文并非投资建议,以上内容不应被视为任何金融产品的购买或出售要约、建议或邀请,作者或其他用户的任何相关讨论、评论或帖子也不应被视为此类内容。本文仅供一般参考,不考虑您的个人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求。TTM对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承担任何责任或保证,投资者应自行研究并在投资前寻求专业建议。

热议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