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智能泊车辅助
目前覆盖了哪些场景?
蔚来智能泊车辅助功能矩阵实现全场景覆盖,也是行业中唯一包含补能场景的智能泊车辅助。
蔚来智能泊车辅助功能矩阵包括:水平/垂直/斜列/弧度/低矮坡度等车位泊车、离车泊入、直线召唤、全向遥控泊出、换电泊车、拖框随心停,是行业覆盖场景最全面的智能泊车辅助。
在智能泊车辅助的操作方面,蔚来不仅支持车机屏幕操作、NOMI语音唤醒操作,也是行业内唯一支持物理按键一键泊车的智能泊车辅助,配合NIO Phone还可以实现下车无需任何操作的超感泊车,是行业体验最丰富的智能泊车辅助。
蔚来世界模型智能泊车辅助
有哪些人无我有的功能?
蔚来世界模型智能泊车辅助,是行业首个全模型化的智能泊车辅助,借助800万像素辅助驾驶摄像头硬件和模型化的能力,可以实现360°全向车位识别。不管是侧边的、对面的、背后的、隔着立柱的、跨通道的车位,蔚来世界模型智能泊车辅助都可以识别,车位识别范围相比传统的智能泊车辅助提升了4倍。
同时,在蔚来世界模型智能泊车辅助看到车位后,不需要特定的起点,在任意位置都能发起泊车指令。即便是跨通道的车位,也能借用通道进行长距离的漫游泊车,或者在车位中腾挪自动换车位。
蔚来世界模型智能泊车辅助基于大量优秀司机数据的模型训练,不仅泊车轨迹的规划更拟人,而且轨迹可以做到实时规划。哪怕是泊车过程中,有人突然往后面放了个桩桶,也能即时计算,立刻规划出一条全新的路线。
为什么蔚来要把端到端模型架构
应用于智能泊车辅助?
虽然目前行业内智能泊车辅助的功能日渐完善,但是仍有几个难以解决的痛点。
首先是能识别的车位范围很窄,而且必须要把车开到空车位的前方才能启动。其次,发起智能泊车辅助的位置受限,比如在车位里时,大多数智能泊车是无法启动的。最后是泊入的过程非常机械化,比如在侧方位泊车时,即便前后没有车辆,也要完整复现一遍驾照考试科目二的标准动作。
这些都是规则泊车难以解决的问题,因此蔚来率先将端到端模型应用于智能泊车辅助,在守住基础体验的同时,实现智能泊车辅助的上限突破。
模型化之后
蔚来世界模型智能泊车辅助
在效率上有提升吗?
蔚来智能泊车辅助的效率此前一直处于行业领先,平均泊车入库时间35秒,近四成车位可实现一把入库、无需腾挪,且在速度3km/h以下即可激活自动泊车功能,无需刹停。
而在蔚来世界模型智能泊车辅助上,由于车位识别范围大幅提升,任意位置均可启动泊车,而且轨迹更加拟人、对空间的理解也更加合理,在泊入效率上会有进一步提升。
为什么我的智能泊车辅助界面
不显示跨通道的车位?
蔚来世界模型智能泊车辅助可以实现360°全向车位识别,显示范围相比传统的智能泊车辅助提升了4倍。但在模型化后,针对特定类型的车位识别,需要额外进行训练及交互优化。我们持续对模型进行训练,已在最新的版本中扩大了车位识别的范围与类型。
蔚来为什么没有做
代客泊车、无人泊车?
蔚来是行业内最早一批全量推送包括离车泊入、遥控泊车、超感泊车等人车分离形态泊车的车企,最新的蔚来世界模型智能泊车辅助中,包括长距离漫游泊车、车位360°识别、跨车位腾挪等能力,也都是远程遥控、召唤等泊车新形态的能力基础。
但是无人泊车的量产,除了技术能力外,还要有法规的许可与监管。蔚来已经具备了相应的技术能力,会紧跟国家监管的要求,适时释放功能。
蔚来为什么没有做机械车位的智能泊入?
事实上,蔚来恰恰是最早做机械车位智能泊入的车企。
蔚来从第二代换电站开始,全部支持换电站机械车位的智能泊入,且泊入成功率超过99.5%。但是,在其它场景中,用户遇到机械车位的概率很低,且大多数机械车位的尺寸与载重标准,并不适合蔚来车型泊入。因此,在智能泊车辅助的产品开发中,我们没有将机械车位的泊入作为高优先级功能进行开发。
蔚来智能泊车辅助产品
规划的方向是什么?
对用户来说,泊入车位不是目的,智能泊车辅助的目的是为了下车、更便捷地进入下一个场景中。下一阶段的泊车功能,应该更彻底地为用户提供安心、自由的下车体验。
目前,已有超过60%的蔚来用户使用智能泊车辅助功能,这是极为高频使用的功能。在蔚来世界模型智能泊车辅助推出后,我们希望用体验上的进一步提升,让这个数字达到更高。因此,蔚来接下来会进一步推动用户完全信任智能泊车辅助,并让使用智能泊车辅助成为用户习惯,在产品上推动行泊一体的低速泊车体验。
文章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