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州 果农喜迎丰收

甘肃日报
10/10

秦州区融媒体中心

金秋十月,走进天水市秦州区各苹果园,只见漫山遍野的苹果树枝挂满了沉甸甸的果实,空气里弥漫着沁人心脾的果香。记者先后来到秦州区太京镇庙子村、皂郊镇西坡梁的果园,与果农一起感受“硕果满枝、增收喜人”的丰收场景。

果园里,采摘工们腰挎果篮、头戴遮阳帽,采摘、分拣、装筐、过磅,流水线作业一气呵成。秦州区太京镇庙子村果农孙艳艳这几天忙得连轴转,刚忙完自家果园的采摘,又赶到亲戚家果园帮忙采收,只为抓住当前销售的好行情。

“今年直径75毫米以上的果子每斤能卖4元左右,特大果每斤能卖到5元以上。”孙艳艳一边熟练地扭转果柄,一边给记者算账:她家三亩多的苹果园,亩产能达7000斤左右,“丰产又高价,今年的行情不错!”她说道。

作为天水最具代表性的特色农产品,花牛苹果凭借独特风味和优质口感,早已打开了市场,这几年,线上渠道更成了销售的“主力军”。

孙艳艳告诉记者,她通过抖音等自媒体平台直播带货,线上销量已占到总产量的三分之一,“色度好、果形好的特级果优先在线上销售,价格不仅坚挺还常常卖断货。”

位于皂郊镇西坡梁的矮化密植示范园内,果农们正在给富士苹果摘取套袋。天水林联苹果种植专业合作社在这里流转土地1000余亩,其中有500多亩种植了富士苹果。经过去年的种植改造,传统果园变身标准化矮化密植园,如今果树已经挂满了果子。

“别看树龄才两年,今年的挂果率已经比较高了。”天水林联苹果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柴艳明拿起一颗苹果掂了掂说,“这颗直径75毫米的苹果差不多有六两,相比传统果园,矮化密植模式不仅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所产苹果还具备果形均匀、色泽鲜艳、糖度高、耐储运等优势。”

好果子源于“种养结合”的好模式。“合作社常年存栏600头以上生猪,充足的农家肥为果树提供了天然养分,再加上沼液滴灌技术,果树就会长得旺、果子品质也很好。”柴艳明告诉记者,如今,矮化密植的改造成效完全显现,我们对未来的发展更有信心了! (庞贵琦 张鋆)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免责声明:投资有风险,本文并非投资建议,以上内容不应被视为任何金融产品的购买或出售要约、建议或邀请,作者或其他用户的任何相关讨论、评论或帖子也不应被视为此类内容。本文仅供一般参考,不考虑您的个人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求。TTM对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承担任何责任或保证,投资者应自行研究并在投资前寻求专业建议。

热议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