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生物耦合技术 破解盐碱地增产难题

滚动播报
10/12

(来源:邯郸日报)

转自:邯郸日报

科技日报北京10月9日电(记者马爱平 通讯员张奇)记者从中国农科院获悉,9日在黑龙江北大荒集团四方山农场召开的大豆提质固氮绿色增产ARC生物耦合技术(A代表黄曲霉毒素控制,R代表根瘤菌结瘤固氮诱导,C代表耦合同步实现)盐碱地千亩方示范测产与观摩会上,经专家组实收测产,应用该院油料所首创的ARC生物耦合技术的盐碱地大豆示范田块,实收亩产达196.99公斤,比未采用该技术的对照田块增产14.3%。

北大荒集团四方山农场土壤以苏打盐碱土为主,pH值普遍在8.04—9.11之间,属于典型的中轻度盐碱地,土壤养分匮乏、结构板结,产出率较低。今年四方山农场1260亩盐碱地连片种植的大豆,在应用ARC生物耦合技术后,实现了大面积单产提升,相比全国大豆平均单产增产47.7%,并且表现出高效结瘤固氮特点,同时,盐碱地的土壤结构得到改善。

据介绍,针对大豆花生源头阻控黄曲霉毒素和提高结瘤固氮两大难题,中国农科院油料所李培武院士团队历经20多年持续研究,发现了土壤源头阻控黄曲霉毒素提质保安全和同步诱导结瘤固氮、减肥增产的生物耦合效应,发明了ARC生物菌剂,首创了大豆花生提质固氮绿色增产ARC生物耦合技术。其具有“两固三增五减”的显著作用,即固氮、固碳,增产、增效、增安全,减毒、减损、减肥、减本、减碳。

目前,ARC生物耦合技术已连续5年在我国大豆花生主产区示范应用,突破了微生物菌剂易受地域、品种、环境等限制的瓶颈难题。应用效果显示,在减施氮肥20%—40%情况下,大豆增产15%、花生增产19%,源头减少黄曲霉毒素80%,提质增产作用显著。(转自10月10日科技日报)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免责声明:投资有风险,本文并非投资建议,以上内容不应被视为任何金融产品的购买或出售要约、建议或邀请,作者或其他用户的任何相关讨论、评论或帖子也不应被视为此类内容。本文仅供一般参考,不考虑您的个人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求。TTM对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承担任何责任或保证,投资者应自行研究并在投资前寻求专业建议。

热议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