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
当前资本市场潮起潮落,周期波动已成为常态。各种热点概念轮番登场,诱惑着人们追逐短期利益。本期分享巴菲特的五条人生建议,他告诉我们:人生最好的投资,不是账户上的数字,而是志同道合的伙伴、热爱的工作、良好的心态。
市场越是起伏不定,越需要警惕投机诱惑,回归事业本质。真正的财富自由,从来不是靠追逐风口实现,而是通过每天进步1%的积累、深耕能力圈的坚持,让时间成为价值成长的土壤。愿我们都能守住初心,在不确定的世界里,做自己最确定的事,用理性与热爱构筑自己的人生护城河。
巴菲特在2025年股东大会上的分享,是其94年人生阅历与60年投资智慧的凝练。其中核心的五条人生建议如下:
1、与优秀的人同行。
你应该和比你优秀的人在一起,你会朝着他们的方向发展。
巴菲特强调环境对个人成长的塑造力。和聪明人在一起,你会变得更聪明。
这一原则贯穿其职业生涯,也是他选择接班人阿贝尔(低调、勤恳、长期主义)的底层逻辑。
2、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享受自己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当我们从事自己喜欢的事情时,不仅能够保持活力和创造力,还能在遇到困难时保持坚持和韧性。
所以,选择热爱的事业,而非仅追逐金钱。因为,热爱能激发持久动力,而高薪未必带来满足感。
3、保持良好的心态。
应对逆境时,专注于美好的事物,而非糟糕的事情。
巴菲特认为快乐是长寿的秘诀。他以自身经历为例:经历三次金融危机、公司股价腰斩,但仍保持理性,将暴跌视为“开胃菜”而非灾难。他提醒,情绪管理是年轻人最稀缺的能力。
4、坚持长期主义,时间会兑现价值。
拿不住10年的股票,10分钟都别碰。他以持有日本商社50年的计划为例,阐释“时间是优秀企业的朋友,是平庸企业的敌人”。
对个人而言,他建议将人生视为“滚雪球”:每天进步1%,五年后雪球自然壮大。
5、终身学习,用认知构建护城河。
读书是最便宜的复利,社交是最高成本的投机。
94岁的巴菲特仍每日阅读5-6小时,认为认知积累是抵御风险的核心壁垒。他反对追逐热点,主张深耕能力圈:“投资不是拼谁赚得快,而是谁活得久。”
巴菲特这些建议看似朴素,却呼应其投资哲学:“好生意、好价格、好伙伴,时间自会兑现价值。”
他提醒年轻人,财富的本质是自由而非奢侈,而实现自由需依靠理性、热爱以及对长期复利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