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泥潭、团队换血,贝莱德新帅郁蓓华压力之下能否破局?

凤凰网港股
10/17

5年前,贝莱德基金作为中国首家外资独资的公募基金管理公司正式成立,并于2021年6月正式展业。作为全球最大的资产管理巨头贝莱德集团旗下的基金公司,一度被市场和基民寄予厚望。然而四年过去,从近年的成绩单来看,贝莱德的表现并未达到预期。产品业绩跑输基准,管理规模不尽如人意,尤其今年来频繁的人事动荡,更让这家资管巨头在中国公募市场显得水土不服。

业绩表现欠佳,靠新发债基拯救规模?

贝莱德基金自2021年6月展业后首次募集规模为66.81亿元,此后便一路下滑,直至2023年底规模突破80亿元,但接下来的季度末规模却接近腰斩,仅为43.21亿元。受2024年四季度行情推动,贝莱德基金在2024年底管理规模一度升至107.85亿元,也是首次突破百亿。不过,规模腰斩的情形又在2025年一季度重现,一季度末规模大幅缩水至56.01亿元。截止6月30日,公司管理规模为68.6亿元。

截止2025年9月30日,贝莱德基金管理规模升至135.02亿元,凤凰网财经《投资观察》梳理iFinD数据发现,三季度规模翻倍增长主要源于9月贝莱德基金发行的一只债基产品----贝莱德中债投资优选绿色债券指数,该产品最新规模为60亿元,抛去该产品的规模因素,贝莱德基金管理规模增幅并不明显。

截图:Choice

贝莱德基金展业四年间,管理规模表现不尽如人意,背后或源于产品长期业绩表现不佳。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贝莱德偏股型基金近三年收益率为负,与同类公司和沪深300同期表现有一定的差距。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

以贝莱德基金成立后的首只产品,也是其当家权益类产品----贝莱德中国新视野为例,成立以来的回报率为-32.45%,连续跑输同业基准和沪深300指数,在同类型基金中,业绩排名也一直居于尾部。

数据来源:Choice

权益团队动荡 四年三换总经理

除了管规模波动、业绩不振之外,近年来贝莱德基金也频繁遭遇人事动荡,主动权益团队更是在今年经历了史无前例的洗牌。

9月20日,贝莱德基金发布公告称,首席权益投资官神玉飞同时卸任贝莱德中国新视野与贝莱德行业优选两只基金的基金经理。资料显示,神玉飞于2023年加入贝莱德基金,直到离任前其在贝莱德基金总计任职时长仅为2年半。

值得注意的是,神玉飞在加入贝莱德之前,在银河基金担任了10年的基金经理,任职期间多只基金业绩表现亮眼,有4只基金年化回报大于10%。

但神玉飞在银河基金的业绩光环未能延续到贝莱德基金,他离任前管理的贝莱德两只偏股型基金业绩表现均不理想,成立以来的收益率均为负值。截至神玉飞离职前,贝莱德中国新视野混合A/C近一年以来收益率为28.07%、27.44%,贝莱德行业优选混合A/C近一年收益率分别为32.63%、31.96%。与近一年沪深300收益率超过40%、同类型基金收益率57.8%相比都有一定差距。

神玉飞离任前管理的两只贝莱德权益基金成立以来收益仍为负(截图:Choice)

在神玉飞离职之前,同样是偏股型产品的贝莱德港股通远景视野混合A在6月末发布公告宣布基金经理杨栋离任,其离职前任职回报-13.22%,年化回报-4.2%。

神玉飞此次清仓式卸任,权益团队成员接连出走,不禁留给市场诸多疑问:为何明星基金经理的业绩在贝莱德远不如从前?外资的管理机制是否制约了其能力发展?

高管团队更迭频繁 资管巨头在华求变

与基金经理的人事调整相比,贝莱德基金高管变动更为频繁,贝莱德基金自2021年展业以来,董事长、总经理、副总经理、首席信息官等核心岗位均经历了人事变动,其中总经理更换频率最高。

2023年8月,董事长汤晓东卸任;2024年2月公司元老级人物、总经理张弛离任;2024年7月,副总经理、投资总监陆文杰卸任;2025年2月,副总经理洪霞卸任;2025年3月,第二任总经理陈剑卸任。

规模缩水、团队人员大换血,让全球最大资管巨头在中国公募市场看起来有些水土不服。一位深圳公募基金投研人士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表面上看,贝莱德擅长的“自上而下”宏观配置与量化模型在A股市场未能完全适应。更深层次的原因或在于,国际化管理文化与本土团队需要更长的磨合期。

有人离任,也有新人加入。2025年3月,郁蓓华接任,成为贝莱德基金第三任总经理。资料显示,郁蓓华此前长期担任浦银安盛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更早前曾在招商银行系统深耕。在市场观察人士看来,任命拥有深厚银行与固收背景的郁蓓华,无异于贝莱德战略转向固收市场的明确信号。

贝莱德基金总经理郁蓓华 (图源:百度百科)

无独有偶,2025年8月,原天弘基金经理王登峰加入贝莱德基金担任首席资金官。资料显示,王登峰曾作为首任基金经理管理余额宝,其在任期间余额宝最高规模曾突破1.6万亿,累计收益达35%。

产品端也印证了贝莱德发力固收业务的决心,2025年接连推出四只债券基金,其中9月末推出的贝莱德中债投资优选绿色债券指数募集规模达60亿元,撑起贝莱德基金整体管理规模的半壁江山。

种种迹象表明,贝莱德基金似乎正在通过自上而下的人事和业务重心的调整,来寻求战略上的变革转型。然而在当下竞争激烈的公募基金市场,基金公司需要通过稳定的业绩表现来说服投资者,贝莱德还需要多少时间?。

免责声明:投资有风险,本文并非投资建议,以上内容不应被视为任何金融产品的购买或出售要约、建议或邀请,作者或其他用户的任何相关讨论、评论或帖子也不应被视为此类内容。本文仅供一般参考,不考虑您的个人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求。TTM对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承担任何责任或保证,投资者应自行研究并在投资前寻求专业建议。

热议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