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千龙网)
记者10月23日从北京市海淀区发改委获悉,海淀区有关街道探索创新老旧小区服务管理新路径,着眼解决老旧小区服务缺失问题,在海淀区“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中为居民提供专业物业和服务。目前,海淀街道小南庄社区等老旧小区的居民不仅获得了专业物业,还可享受家政、助老等30多项服务。
在小南庄社区,老人们足不出户即可享受专业保洁服务,家长可通过物业预约育儿看护,家政服务价格低于市场15%。这些贴心服务都来自一个创新的“物业+”模式。海淀街道小南庄社区和万泉庄南社区是典型的老旧小区,由于建成年代久远,基础设施老化,在资源规划与服务供给上难以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
环境卫生、房屋维修、停车管理等多方面的问题,是社区治理不可回避的难点痛点。随着2025年海淀区“疏解整治促提升”工作的不断深入,海淀街道坚持党建引领,探索创新老旧小区物业管理模式,推进老旧小区实现市场化、法治化、多样化物业服务。
“引入市场化物业看似简单,实则是老旧小区治理中最难的环节之一,既要让居民接受付费服务理念,又要让企业愿意接手老旧小区。”海淀街道相关负责人说。
在社区党委组织下,通过业主共同决定由一家物业管理公司对小南庄及周边社区的9个小区开展市场化物业服务。这一举措覆盖3209户居民、28.2万平方米,实现了区域规模化经营,打破了老旧小区物业管理“小散乱”的局面。
这家物业管理公司推出的“物业+”服务模式,以低于市场价格陆续推出日常保洁、衣物清洗、烹饪服务、老人照料、育儿看护等8类、34项生活服务。如“物业+助老”服务,针对老旧小区老年人口多的特点,为老人提供日间照料、夜间陪护、辅助就医、助餐及呼叫服务。
“物业服务不再是传统的保洁、保安,而是延伸到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真正成为社区居民的‘大管家’。”物业负责人表示。
规模化经营降低了运营成本,使得物业能够以更优惠的价格为居民提供更专业的服务,形成了良性循环。记者从海淀区获悉,目前,这一模式已覆盖小南庄25号院、小南庄怡秀园、万泉庄南北院等9个小区,为海淀区其他老旧小区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