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扬子晚报
近日发布的智联招聘《2025年人工智能产业人才发展报告》展示,各行各业正加速迈入“人工智能+”时代。
人工智能行业招聘的核心岗位包括技术、数据、产品三类。技术类岗位以算法研发、模型训练为核心;数据类岗位聚焦数据标注、清洗与分析;产品类岗位则强调技术与场景的融合。技术类岗位中,核心技术人才——人工智能工程师前三季度的招聘同比增速为26%,算法工程师为主的增速达到80%;数据类岗位中,数据标注/AI训练师的需求较突出,同比增长11%;产品类岗位中,则以AI产品经理的需求增长最为显著,增速178%。

从AI岗位薪酬排名TOP10城市看,薪酬水平与城市经济发展、产业结构、政策导向密切相关。人工智能工程师(以算法工程师为主)中,上海以26876元平均招聘月薪位居榜首,南京21846位居第五,月薪均超2万元。数据标注/AI训练师中,北京招聘月薪最高,为9063元,南京6637元位居第八。AI产品经理中薪酬最高的城市是杭州,平均月薪达28659元,高出平均月薪将近1万元。南京19218元位居第七。
青年人才是求职主体,35岁以下占比8-9成。从求职者画像看,AI核心职业求职者呈现“年轻化+高学历”特征。人工智能工程师(以算法工程师为主)主要以25岁及以下、26-35岁两个年龄段群体为主,占比分别达到55%和36%。
数据标注/AI训练师,25岁及以下和26-35岁的求职者占比分别达到59%和33%。该岗位处于AI产业链的前端环节,对操作规范性与细致度要求较高,吸引大量初入职场的年轻群体。
AI产品经理的求职者年龄分布更为成熟:26-35岁人群为主力军,占比达到47%;36-45岁求职者占比为20%这一群体普遍具备一定的行业经验或技术背景,职业转型意愿强烈,资深求职者在该岗位上更具优势。
中小微企业构成AI行业招聘“主力军”。从人工智能行业招聘的企业规模分布看,今年前三季度,100-299人、20-99人、20人以下的中小微企业招聘占比分别为31%、41%、13%,三者合计占比超过80%。这些企业在AI技术迭代和商业化落地中展现出较强活力,对复合型、实操型人才尤为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