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大盘】
月底的魔咒比较难打破,不是惯性往上就是往下,昨天是跌的,今天就顺势往下。恒指收盘跌1.43%,破了26000点关口。
此次中美元首会谈,预示2025年初启动的全球关税对垒暂告一段落。应该来说,对双方都是好事,各种附加的扰动都拆除了。然而,从媒体反馈来看,均很低调,双方都没有大肆渲染各种成果。当然也可以理解为利好兑现。或许要等双方具体的协议签署。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表示,中美贸易协定最早可能于下周签署。
周四美股三大指数均出现调整,Meta因其巨额AI支出计划而股价暴跌11%,引发了市场对AI投入产出比的广泛担忧。甲骨文五年期CDS成本已升至2023年10月以来的最高水平附近。市场注意力正转向维持AI泡沫所需的大量债务。密切关注甲骨文的CDS走势至关重要—公司债券表现或将成为整个AI投资狂潮能否持续的关键指标。市场对人工智能领域的巨额投资能否带来回报仍存疑虑。纳指科技指数收跌超1.7%,半导体指数跌超1.5%。
目前对于AI前景虽有分歧,但现实情况是,AI巨头还在不断提升资本开支。如英伟达与三星电子、SK集团等韩国大公司达成人工智能重大合作协议存储芯片巨头三星电子将建造一座"AI工厂",其中将容纳超过5万颗英伟达芯片。与此同时,现代汽车承诺将使用数量相近的基于英伟达Blackwell架构的处理器。可见,需求还是旺盛,昨日提到的滴普科技(01384)今日再度拉升超15%。
然而其它AI类普遍出现下跌,原因应该是证监会:基金管理人应监测基金实际投资与业绩比较基准的偏离情况,防范基金风格漂移。到了月底,发生风格漂移的资金又要把仓位调整回来。这就导致华虹半导体(01347)等跌超7%。而有色金属铜的下跌则是因为高盛发表看空的言论:高盛警告铜价突破11,200美元/吨难以持续,属情绪驱动的"牛市陷阱"。江西铜业(00358)跌近6%。不过,铝依旧坚挺。
美国推行关税引发国内的不满,美参议院通过终止特朗普全面关税政策决议,但这些决议接下来还须经众议院表决。但此前众议院共和党人已多次阻止推翻关税的立法行动,这些决议预计很难在众议院获得投票表决。即便众议院通过,特朗普还可以否决,然后需要国会三分之二投票通过才可以,因此这条路行不通。或许司法途径还有希望,如等美国高院的判决。不过,特朗普也还是有后手。取消关税应该行不通。
今日,2025年国家医保目录现场谈判与商保创新药目录价格协商在北京全国人大会议中心继续推进。今年国谈在延续医保目录常规调整机制的基础上,首次正式引入“商保创新药目录”机制。资金大量涌入全球医药全产业链代表恒生医药ETF(159892)涨超3%。
继昨日镇痛类、精神类药物完成集中谈判后,今日登场的“闯关”品种主要为肿瘤药物与慢病药物两大核心领域。其中不仅包含多个2025年新获批的重磅肿瘤创新药,还有数款临床需求迫切的降脂药同步参与博弈,谈判焦点进一步向患者基数大、治疗需求迫切的临床高价值领域倾斜。君实生物-U(01877)的昂戈瑞西单抗注射液成为国产创新药冲刺医保准入的重要代表今天涨超6%;罗氏的PD-L1抑制剂阿替利珠单抗注射液已通过商保创新药目录形式审查,虽未出现在今日谈判名单中,但预计将在后续谈判日中参与商保价格协商,推进支付多元化布局。相关品种三生制药(01530)合作方辉瑞启动PD-1/VEGF双抗两项全球三期临床今天涨超11%;科伦博泰(06990)的芦康沙妥珠单抗在今年国谈中是“焦点选手”,作为国内首款自主研发的TROP2靶点抗体偶联药物(ADC),该药于2025年3月获批用于既往接受过至少两线化疗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治疗,填补了国产TROP2ADC在该领域的空白,其此次国谈首秀被视为国产ADC药物冲刺医保准入的关键一战。此外,今年国谈,科伦博泰的西妥昔单抗亦通过了形式审查。今天涨超6%。
据悉,诺和诺德的司美格鲁肽注射液糖尿病适应症此前已纳入国家医保目录,此次作为目录内品种进行续约谈判,诺和诺德的司美格鲁肽片(口服剂型)作为最新上市产品,目前尚未纳入国家医保目录,但已通过商保创新药目录形式审查。相关品种有复星医药(02196)涨近7%。
其它上涨的医疗医药类主要是走业绩线,春立医疗(01858)前三季度营收7.56亿元,同比增长48.7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2亿元,同比增长213.21%。单看第三季度,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8亿元,同比增长109.51%;归母净利润7706.19万元,同比扭亏为盈。直接大涨超14%;信达生物(01801)第三季度,公司共取得总产品收入超人民币33亿元,同比保持约40%的强劲增长,涨近8%;荣昌生物(09995)亏损减少,三季度营业收入6.22亿元,同比上升33.13%,基本面在向好,也涨超6%。
10月30日,财政部等五部门发文完善免税店政策,自11月1日起实施,内容包括支持免税店销售国产品、扩大经营品类等。这与10月17日公布的海南离岛免税优化政策以及12月18日海南全岛封关在即形成组合拳。行业也在复苏,据海口海关数据,2025年9月海南离岛免税销售额同比增长3.4%,是近18个月来首次正增长。中国中免(01880)作为行业龙头,有望享受政策红利,而且最新公布了前三季度每股分红0.25元(含税)红利方案,今天涨近6%。
【板块聚焦】
10月31日电,本周,宁波航运交易所发布的海上丝绸之路指数之宁波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NCFI)报收于1100.3点,较上周上涨12.6%。21条航线中有16条航线运价指数上涨,3条航线运价指数下跌,2条航线运价指数基本持平。“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地区主要港口中,14个港口运价指数上涨,2个港口运价指数下跌。另外,VLCC运价突破12万美元/天,VLCCTD3C航线TCE水平到达12.5万美元/天,创除2019制裁、2020年负油价期间之外的十年新高。
主要品种:中远海能(01138)、太平洋航运(02343)、中远海控(01919)、中国船舶租赁(03877)。
【个股掘金】
中联重科(01157):三季度业绩亮眼拟发行H股可转债
近日,国家部委在十五五规划中明确将矿山机械行业列为“高端装备制造业升级”的核心领域。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取得营业收入371.56亿元,同比增加8.0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9.2亿元,同比增加24.89%;基本每股收益0.45元。
点评:公司三季度表现亮眼,业绩拐点逐步显现。第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为28.0%,同比降2低0.52pct;净利率为9.8%,同比提升0.15pct。持续拓展矿山机械业务布局。2025H1公司矿山机械国内业务逆势增长,成功打入央国企能源客户市场;海外业务全面跻身全球高端矿山市场。公司海外收入占比接近60%,发行港股可转债助力全球化。近期,中联重科公告拟在港股市场发行不超过60亿元可转债,募集资金将全部用于研发创新与海外体系建设,有望提升其全球竞争力。公司在海外市场的表现也十分出色,前三季度境外收入达213.13亿元,占总营收57.36%,同比增长20.80%。公司海外制造基地实现全品类产品覆盖,并持续加密拓展欧洲、非洲、拉美、东南亚等市场网点,德国二期、匈牙利工厂建设加速。核心产品竞争力持续增强,布局具身智能打开成长空间。公司履带吊市占率稳居行业第一,超大吨位全地面起重机等高附加值产品供不应求。中联重科在人形机器人、工业互联网等新兴领域持续布局,为公司未来发展开辟了新的增长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