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前可参考的美联储缩表经验主要为2018年~2019年,当时准备金余额快速下降,迫使美联储提前结束缩表并重启回购便利(RP),直至2020年3月美国经济衰退前,美联储均是“被动扩表”(没有主动资产购买)。同时,这一时期央行流动性互换的使用率很少,从侧面反映出,在金融市场未发生系统性风险的情况下,回购市场的美元流动性紧张更多局限于美国国内,外溢效应相对较弱。资产表现方面,美股出现阶段性下跌,美元指数震荡走强,美债收益率波段下行,伦敦金以横盘调整为主。
近期的流动性异常紧张可能是美国财政部融资、美国政府关门、月末满足监管要求等多方面原因所致。近期增加的常备回购使用量几乎完全匹配隔夜逆回购增长规模。这表明市场流动性总量本身处于较为均衡的状态,但由于风险偏好、月末效应等因素,出现了短暂的结构性失衡。目前常备回购足以填补流动性缺口。短期内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主动扩表”即重启QE的可能性并不高。对于大类资产而言,参考2019年经验,流动性收紧的影响多为脉冲式,较难持续性影响资产价格。
流动性紧张对于美股等风险资产会有短期不利影响,但难以引发趋势性下跌。对于美元指数有一定支撑作用,对金价有一定短期抑制作用。美债收益率走势更多还是取决于对降息预期的博弈。
正文
近期美国回购市场流动性异常紧张,SOFR利率持续高于美联储政策利率走廊上限。美元指数受到带动走强,美股等风险资产承压,黄金的避险属性也被削弱。此前在《美联储“扩表”时点预估》一文中,我们已经预估美联储短期内转向“主动扩表”的可能性较低。不过,若市场流动性持续紧张,美联储流动性工具被大量使用,仍有“被动扩表”的效果。
一、“美元荒”回顾
目前可参考的美联储缩表经验主要为2018年~2019年,纽约联储根据这一时期的市场变化在工作论文中指出:以准备金余额与商业银行总资产之比为基准,对银行体系准备金富裕(abundant)、充足(ample)、稀缺(scarce)进行了界定。文章中将准备金余额与商业银行总资产之比、FFR-IORB利差分别代表准备金需求的“量”与“价”,两者构成准备金需求曲线。准备金需求曲线从平坦(准备金富裕)转变为略微倾斜(准备金充足)对应的准备金余额与商业银行总资产之比约为12%~13%,从略微倾斜变得陡峭(准备金稀缺)对应的比率为8%~10%。
我们使用SOFR-IORB利差,以期更好地反映回购市场流动性。其结论和上述论文中的发现基本一致,准备金余额与商业银行总资产之比低于10.5%时,SOFR利率会持续性高于政策利率走廊上限。换言之,准备金余额与商业银行总资产之比10.5%或是准备金余额的下限,一旦低于这一比例市场便会出现流动性危机,迫使美联储“扩表”。
2018年3月起,准备金余额/商业银行总资产跌破13%的“充足”阈值,回购市场流动性开始显现收紧迹象,月末SOFR利率开始突破美联储政策利率走廊上限。至2018年11月,准备金余额/商业银行总资产跌破关键的“稀缺”阈值10.5%,SOFR利率开始持续性地高于美联储政策利率走廊上限,并且流动性紧张的局面愈演愈烈。
作为应对:2018年12月,美联储停止加息。2019年1月,美联储暗示放缓缩表。2019年3月,美联储公布退出缩表计划。2019年8月,美联储开启降息并提前结束缩表。2019年9月美联储重启回购便利(RP,repurchase facility),也是从这一时点起,美联储“被动扩表”。至2019年末,在累计降息75bp并且保持500亿美元(高峰时近900亿美元)回购便利使用量的情况下,流动性危机逐渐平息。直至2020年3月新冠疫情引发美国经济衰退,美联储才正式重启QE,开始“主动扩表”。
自2021年7月起,回购便利变更为常备工具,即常备回购便利(SRF,standing repurchase facility)。目前一级交易商、存款机构均可申请使用,单日总限额5000亿美元,单一交易对手单日限额600亿美元。从此前的工具使用情况看,当前的限额足够满足市场流动性需求。在美国经济未发生衰退、金融市场无系统性风险的情况下,美联储“主动扩表”的必要性较低,可以让市场参与者自发使用SRF实现“被动扩表”。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SRP是针对美国国内机构的流动性工具;对于海外官方机构,美联储还设有央行流动性互换和FIMARP(2020年3月设立)。在2020年3月前,央行流动性互换的使用率很少,直至2020年3月美国经济衰退后,央行流动性互换才被大量使用。这从侧面反映出,在金融市场未发生系统性风险的情况下,回购市场的美元流动性紧张更多局限于美国国内,外溢效应相对较弱。





二、“美元荒”时期的资产表现
在2018年末至2019年末的“美元荒”时期,可以发现流动性收紧对于资产价格有脉冲式影响。尤其当SOFR-IORB利差超过10bp时,往往会对美股产生负面冲击,VIX指数随SOFR-IORB利差出现脉冲式飙升。流动性紧张和美股下跌会助长市场降息预期,美债10Y收益率会随之出现下行波段,收益率下行趋势和降息预期增强高度一致。流动性收紧对于美元汇率有支撑作用,美元指数在这一时期总体偏强震荡,在流动性异常紧张时趋向升值。尽管流动性紧张使得市场风险偏好下降,但也限制了投资者买入黄金的能力,同时黄金也受到美元汇率偏强的制约。因此这一时期黄金表现较为一般,尤其是在流动性异常紧张时,金价通常表现为横盘或震荡下跌。





三、后市展望
当前准备金余额/商业银行总资产约为12%,刚刚跌破13%的“充足”阈值,距离10.5%的“稀缺”阈值还有一定空间。10月末、11月初的流动性异常紧张是多方面作用的结果,主要原因包括:(1)9月美国财政部大幅提高TGA余额水平叠加税期,吸收了美联储逆回购和货币市场基金的冗余流动性;(2)10月以来的美国政府关门使得美国财政部囤积的现金无法释放,加大了准备金余额下降的压力;(3)可能是出于风险规避或满足监管要求等原因,机构向同业融出资金的意愿下降。这主要表现在10月下旬以来,尽管SOFR利率已经显著高于RRP利率,但美联储隔夜逆回购的规模不减反增,即机构更愿意将资金拆借给“无风险”的美联储。并且增加的常备回购使用量几乎完全匹配隔夜逆回购增长规模。这表明市场流动性总量本身处于较为均衡的状态,但由于风险偏好、月末效应效应等因素,出现了短暂的结构性失衡。目前常备回购足以填补流动性缺口。
根据我们此前测算,在美国财政部不继续提高TGA账户余额、美国经济不陷入衰退的前提下,大致在2027年下半年准备金余额/商业银行总资产才会迫近10.5%左右的“稀缺”关键阈值。同时当前常备回购使用量增加使得美联储“被动扩表”,这将进一步延缓准备金余额/商业银行总资产的下降进度。因此,短期内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主动扩表”即重启QE的可能性并不高。
对于大类资产而言,参考2019年经验,流动性收紧的影响多为脉冲式,较难持续性影响资产价格。对于美股等风险资产会有短期不利影响,但难以引发趋势性下跌。对于美元指数有一定支撑作用,对金价有一定短期抑制作用。美债收益率走势更多还是取决于对降息预期的博弈。


注:本文来自兴业研究发布的《外汇商品 | “美元荒”重现还是虚惊一场?》,报告分析师:张峻滔、郭嘉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