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漯河发布

编者按:
民生实事连民心,一枝一叶总关情。
今年年初,漯河市确定了一批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实事。2025年已进入最后一个季度,各项民生实事进展如何?给市民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漯河日报》及其新媒体平台推出“民生纪行”系列报道。
记者深入项目现场和市民家中,实地探访民生实事的完成情况与惠民成效,用笔和镜头记录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变化。

打造豫中南养老新地标
11月5日,记者走进漯河市养老产业综合服务园项目现场,施工热潮扑面而来。康复大楼前,工人们各司其职,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

“每次路过这里都能看到新变化。过不了多久,咱们漯河人养老就会多个好地方。”路过工地的市民谈及漯河市养老产业综合服务园,言语里满是期待。
作为省重点项目、漯河市七大民生工程之一,这座总投资约17亿元的“康养新城”正加速成型,为全市养老服务体系升级按下“快进键”。
漯河市养老产业综合服务园项目位于兴隆山路以东、幸福北路以北,规划用地430亩,总建筑面积约23.5万平方米,分四期逐步推进建设。
该项目以“服务漯河、面向中原的康养新城”为总目标,围绕“产业集聚、创新驱动、生态业态、制度标准、人才培养”五大高地定位,构建“医、养、教、食、文、旅”全链条养老生态,致力打造全国公办养老服务新标杆。
在功能布局上,园区亮点纷呈。漯河市养老产业综合服务园项目计划建设康复医院、养老护理楼、老年公寓、配餐中心、护理学院、老年活动中心等。6万平方米的康复医院设置500张床位,配备高压氧舱、机器人辅助训练室等先进设施,采用“分区运营、全域联动”模式实现资源共享。养老照护板块包括536张床位的护理楼与500张床位的养老机构,分别面向失能半失能与自理型老年人,配齐智能照护系统与适老化设施。与漯河医专共建的善济护理学院,每年可培养1000名专业养老人才,并开展适老化产品的研发转化。8000多平方米的膳食配餐中心,日供餐能力达4000份,将提供个性化营养膳食服务。老年活动中心与民政老年大学联动,打造“文化养老”阵地。4.6万平方米的老年公寓则聚焦高端旅居养老需求,提供500套适老化住宅。

“听说这里以后不仅能养老,还能看病、学习、办活动,要是建成了,我还真想过来住。”今年68岁的市民李兰告诉记者,因为儿女不在身边,她特别关注漯河市养老事业的发展,对漯河市养老产业综合服务园项目非常期待。
漯河市养老产业综合服务园项目开工以来,各有关部门及建设单位精心组织、科学调度,将工序细化到日、落实到班组,确保各环节压茬推进。当前,项目建设正按时间节点稳步推进。
按照计划,1号楼1至8层2025年12月31日前可接收医疗设备,2号楼2025年12月底全面完工,3号楼、4号楼2025年11月完成主体建设、2026年2月结束内部装修。首批交付的东区1至4号楼,将于2026年3月底具备入驻运营条件。
据介绍,卒中康复护理楼及养老公寓目前已完成临时用电与施工道路敷设,初步设计方案调整完毕,计划2025年11月动工、2026年6月实现主体封顶。
值得关注的是,该项目已通过招大引强与青岛瑞源中康集团联合成立运营公司,专业团队已入驻开展前期准备工作。项目建成后,不仅能满足中高端老年群体品质养老需求,更将通过示范引领带动全市养老服务水平提升,为构建覆盖城乡的现代养老服务体系、推动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让老年人的获得感与幸福感持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