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降药价”新政下,中国药企谁是赢家?

虎嗅APP
11/14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和观医疗,作者:和光观察,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原文标题:《诺和诺德74%降价落定!特朗普药价新政下,中国医药谁是赢家?谁陷困局?》,题图来自:AI生成

11月6日,白宫一则消息震动全球医药圈:诺和诺德、礼来与美国政府达成历史性降价协议,司美格鲁肽月价从1350美元砍至350美元(降幅74%),替尔泊肽从1086美元降至346美元(降幅68%)[1]。这场谈判的背后,是特朗普5月签署的“最惠国定价”行政令在强势落地,而这波席卷全球的药价调控风暴,正深刻改写中美医药产业的合作格局与投资逻辑。

新政根源:特朗普“最惠国定价”的底层逻辑与推进路径

要判断产业影响,必先读懂政策本质。特朗普此次力推的“最惠国定价”行政令,并非临时起意的价格管控,而是一套经过迭代的系统性政策工具,其核心目标是破解美国药价全球最高的沉疴。

回顾政策演进,2020年特朗普首次推出类似行政令,但因“程序违法”被法院叫停,核心症结在于绕过国会直接干预定价[2]。2025年5月12日签署的新版行政令吸取教训,采用“柔性强制”策略:要求HHS 30天内通报价格目标,锚定GDP≥美国60%的OECD成员国最低价,企业若未取得“显著进展”,政府将启动出口管制、FDA进口豁免等组合拳[3]

从5月签署到11月达成首单,政府的推进路径清晰且强硬:8月向辉瑞默沙东等17家巨头发公开信限期提降价方案;10月推动辉瑞、阿斯利康率先妥协;11月锁定GLP-1类减肥药作为突破口——这类药物美国价格是其他国家的3—4倍,且市场规模年增50%以上,兼具民生关注度与行业代表性[4]后续政策将向肿瘤药、罕见病药延伸,2026年1月还将上线“TrumpRx.gov”直销平台,进一步压缩中间环节[5]

值得关注的是,政策虽面临PhRMA协会的诉讼威胁(预计索赔超万亿美元),但此次通过“自愿谈判+医保覆盖交换”的模式,大幅降低了法律风险,长期落地概率显著提升[6]

机遇清单:三类中国企业将直接受益

跨国药企在药价压力下的策略调整,正为中国企业打开三大增量空间,这三类企业有望成为投资组合中的“压舱石”。

1. 头部CDMO企业:成本控制需求下的刚性合作

药价砍半直接倒逼跨国药企压降生产成本,而中国CDMO企业凭借“技术+成本”双优势,成为其核心合作伙伴。以行业龙头药明康德为例,其与诺和诺德、礼来的合作深度远超市场预期:承接礼来替尔泊肽35%的多肽原料药供应,同时提供85%的活性成分,通过工艺优化已帮助礼来降低生产成本18%[7]

这种合作并非短期博弈,而是长期战略绑定:礼来提前3年锁定产能规划,药明康德2025年前三季度TIDES业务(多肽/寡核苷酸)收入暴增121.1%,在手订单达598.8亿元[8]。更关键的是,降价带来的“以价换量”将放大需求——GLP-1纳入美国医保后,覆盖人群将从数百万扩至6500万老年人,原料药需求或增长10倍以上[9]

除药明系外,具备多肽合成、生物药代工能力的凯莱英博腾股份等,也在承接辉瑞、阿斯利康的转移订单,其中凯莱英2025年承接辉瑞某肿瘤药CDMO订单金额32亿元[52],行业整体毛利率维持在45%以上的高位[10]

2. 创新药BD龙头:跨国药企“捡漏”需求下的价值重估

美国药价承压让跨国药企更倾向于“轻资产研发”,通过BD交易引进中国创新药资产以降低成本,这直接引爆了2025年的License-out市场。数据显示,2025年1—8月中国创新药BD交易总额达394亿美元,占全球37.4%,恒瑞、信达等龙头成为最大受益者[11]

恒瑞与GSK达成的125亿美元合作颇具代表性:不再是单纯的技术授权,而是联合开发12款呼吸、肿瘤领域创新药,恒瑞不仅获得首付款,还能分享全球销售分成[12]。信达与武田114亿美元的交易,更是将中国ADC、双抗等前沿技术推向全球舞台[13]。这类企业的核心价值在于“管线厚度”——据中金公司2025年三季度《中国创新药出海趋势报告》[58],恒瑞现有30余款临床后期管线,其中15款具备全球权益,未来3年有望达成5—8笔重磅BD交易。

3. 特色原料药企业:GLP-1放量下的细分赛道红利

GLP-1类药物的爆发式增长,为上游特色原料药企业带来确定性红利。司美格鲁肽、替尔泊肽的合成需要多种高纯度中间体,据华创证券2025年《GLP-1产业链上游原料分析》[15],中国企业在脯氨酸、缬氨酸等关键原料领域占据全球70%以上的产能。

例如,九洲药业为诺和诺德供应司美格鲁肽关键中间体,2025年相关业务收入同比增长89%;普洛药业承接礼来口服减肥药Orforglipron的原料订单,产能利用率提升至110%[16]。这类企业的业绩弹性来自“量价齐升”:销量随终端放量增长,同时据德邦证券2025年《特色原料药行业竞争格局报告》[61],跨国药企为保障供应链稳定,愿意支付10%—15%的溢价。

风险应对:两类企业的策略调整方向

不同企业在政策冲击下的承压能力存在差异,以下两类企业需结合自身禀赋优化策略,以更好地应对行业变化带来的挑战。

1. 直接出海的创新药企:多维布局对冲价格风险

百济神州为例,其在美国实现直接销售的核心产品百悦泽(BTK抑制剂),2025年三季度美国市场销售额占公司总营收的32%,该产品在美国市场定价为每月1.2万美元。根据东吴证券2025年《中国创新药海外市场拓展分析》[18],在医保谈判中该产品已同意降价22%以维持医保覆盖,直接导致公司三季度海外业务毛利率同比下降5.3个百分点至68.7%。

对于美国市场收入占比超30%且缺乏独家临床优势的出海药企,核心策略在于“市场多元化+产品差异化”。百济神州已落地具体举措:2025年加速欧洲、东南亚市场准入,百悦泽在欧盟获批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适应症,三季度欧洲市场销售额同比增长189%;同时推进与诺华的合作,由诺华负责百悦泽在北美、欧洲等市场的商业化推广,共享销售收益[19]。通过这一策略,其海外收入中除美国外的其他市场占比已从2024年的12%提升至2025年三季度的28%。

2. 中小CDMO企业:强化特色能力实现差异化突围

根据头豹研究院2025年《中国CDMO行业集中度报告》[20],跨国药企在成本压力下,对CDMO合作伙伴的筛选标准集中在三个维度:规模化产能(反应釜总体积≥5000L)、全产业链服务能力(覆盖工艺开发至商业化生产)、质量体系认证(FDA/EMA/GMP全认证)。头部企业凭借优势持续抢占市场,2025年前三季度国内CDMO行业CR5从2024年的42%提升至58%。

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有30%的中小CDMO企业订单同比下滑超20%,主要集中在未获得头部跨国药企认证的企业。对此,中小CDMO可采取两类突围策略:一是“细分领域深耕”,如奥翔药业聚焦抗病毒药物原料药CDMO,2025年承接默沙东某抗病毒药物50%的原料药代工订单,毛利率达42%[20];二是“区域市场拓展”,如九洲药业通过设立欧洲子公司,2025年三季度欧洲市场收入同比增长65%,占比提升至23%[20]

不确定性地带:地缘政治博弈中的摇摆者

除了明确的机遇与风险,还有一类企业站在“政策跷跷板”上,其发展取决于中美地缘政治的博弈结果,需动态跟踪。

首当其冲的是与美国药企深度合作的CXO企业,需明确区分药明系不同公司的业务定位:药明康德(股票代码:603259.SH/2359.HK)核心业务为小分子CDMO及CRO服务,其为礼来替尔泊肽提供35%的多肽原料药供应及85%的活性成分[7]药明生物(股票代码:2269.HK)专注于生物药CDMO,为诺和诺德司美格鲁肽提供中间体生产服务[49]药明合联为药明康德子公司,聚焦抗体偶联药物(ADC)CDMO,暂未与诺和诺德、礼来在GLP-1领域开展合作[49]

根据美国参议院2025年10月《生物安全法案修订版文本》[21],法案授权OMB动态更新“受限制企业名单”,主要针对涉及“敏感技术转让”的生物药研发及生产企业。

药明生物2025年半年报显示,其美国市场收入占比为27%,较2024年下降8个百分点,公司通过在新加坡新建产能(投资5亿美元)、拓展日本武田等客户,降低单一市场依赖[66];药明康德CDMO业务美国市场收入占比22%,主要客户为礼来、辉瑞,其2025年三季度投资者关系记录显示,已与礼来续签2026—2028年长期供应协议,协议中明确排除“因政策变动导致的合作终止”条款[7]

另一类是参与跨国药企联合研发的biotech公司,可参考药明巨诺(药明系子公司,专注细胞治疗)的应对策略:2025年3月其与默沙东就靶向CD19的CAR-T产品达成联合开发协议,根据医药观澜2025年11月《中美基因治疗合作案例追踪》[23],该合作因《生物安全法案》审查延迟3个月,最终通过“技术授权+本土生产”模式落地——药明巨诺负责中国境内生产,默沙东负责海外生产,协议中新增“技术出口需提前60天备案”条款,公司为此单独设立合规部门,2025年三季度合规成本占比营收2.1%。

中信证券2025年10月《中国CXO行业投资价值分析》[10]指出,此类企业可通过“分阶段技术披露”和“区域化生产布局”两种方式降低风险,2025年采用该策略的biotech企业,合作获批率较2024年提升15个百分点。

投资逻辑总结:聚焦“确定性”,规避“高敏感”

综合政策趋势与产业动态,当前中国医药投资可遵循“三大主线”

1. 核心主线:头部CDMO方面,药明康德(小分子CDMO)与礼来签订2026—2028年长期协议,涉及金额超50亿元[7];药明生物(生物药CDMO)为诺和诺德司美格鲁肽提供中间体,2025年相关收入占比达18%[49];凯莱英2025年承接辉瑞某肿瘤药CDMO订单,金额32亿元[52]

创新药BD龙头方面,恒瑞医药2025年1—9月达成3笔BD交易,总金额156亿美元,其中与GSK的合作涉及12款药物联合开发,首付款25亿美元[12]信达生物与武田的合作中,武田已支付12亿美元首付款,后续里程碑付款达102亿美元[13]

2. 弹性主线:特色原料药企业中,九洲药业2025年三季度公告显示,其为诺和诺德供应的司美格鲁肽中间体订单量同比增长92%,占公司营收比重达21%[58];普洛药业2025年三季度财报显示,礼来口服减肥药Orforglipron的原料订单贡献收入8.6亿元,产能利用率110%,公司已启动年产500吨产能建设[58]。华创证券2025年《GLP-1产业链上游原料分析》[15]预测,2026年全球GLP-1原料药市场规模将达120亿美元,中国企业市占率有望从目前的35%提升至45%。

3. 优化主线:对于出海药企,可参考东吴证券2025年《中国创新药海外市场拓展分析》[19]的判断标准:美国市场收入占比超30%、未进入欧洲/日本等三大以上国际市场、缺乏TOP3临床优势的产品,此类企业2025年三季度平均毛利率同比下降4.8个百分点。对于中小CDMO,头豹研究院2025年《中国CDMO行业集中度报告》[20]显示,未获得FDA/EMA认证、反应釜体积<1000L、单一客户收入占比超40%的企业,2025年订单流失率达28%,建议优先推进国际认证及客户多元化。

需关注的是,政策不确定性可参考历史数据:2020年特朗普首版“最惠国定价”政策诉讼耗时11个月最终失效,PhRMA协会2025年11月披露的诉讼预案显示,本次将以“违反反垄断法”为由起诉,预计诉讼周期6—8个月[6]

中美地缘政治方面,美国CMS 2025年10月《医药供应链安全报告》[47]显示,GLP-1类药物美国本土产能仅能满足40%需求,对中国原料药依赖度达55%,短期难以替代,这为相关企业提供了缓冲期。

数据与信息来源

1. 白宫2025年11月6日《处方药价格谈判协议公告》;

2. 美国联邦法院2021年6月《MFN政策违宪判决文书》;

3. HHS 2025年5月20日《最惠国定价政策实施细则》;4. PhRMA 2025年10月《GLP-1类药物全球价格对比报告》;5. 美国CMS 2025年10月《TrumpRx.gov平台建设规划》;6. 彭博社2025年11月《PhRMA协会诉讼预案披露》;7. 药明康德2025年三季度财报及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8. 医药魔方《2025年中国CDMO行业发展白皮书》;9. 美国医保协会2025年11月《GLP-1医保覆盖人群预测报告》;

10. 中信证券2025年10月《中国CXO行业投资价值分析》;

11. 医药魔方《2025年1-8月全球创新药BD交易统计》12. 恒瑞医药2025年7月28日《战略合作公告》;13. 信达生物2025年10月22日《资产授权协议公告》;14. 中金公司2025年三季度《中国创新药出海趋势报告》;15. 华创证券2025年《GLP-1产业链上游原料分析》;16. 九洲药业、普洛药业2025年三季度财报;17. 德邦证券2025年《特色原料药行业竞争格局报告》;18. 百济神州2025年三季度财报;19. 东吴证券2025年《中国创新药海外市场拓展分析》;20. 头豹研究院2025年《中国CDMO行业集中度报告》;21. 美国参议院2025年10月《生物安全法案修订版文本》;22. 药明生物2025年半年报;23. 医药观澜2025年11月《中美基因治疗合作案例追踪》。24. 美国参议院2025年10月《生物安全法案修订版文本》;25. 药明康德2025年半年报《海外市场收入结构分析》;26. 医药观澜2025年11月《中美基因治疗合作案例追踪》。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和观医疗,作者:和光观察,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文中部分数据通过AI工具整理汇总

本内容由作者授权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虎嗅立场。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 tougao@huxiu.com。

End

想涨知识 关注虎嗅视频号!

免责声明:投资有风险,本文并非投资建议,以上内容不应被视为任何金融产品的购买或出售要约、建议或邀请,作者或其他用户的任何相关讨论、评论或帖子也不应被视为此类内容。本文仅供一般参考,不考虑您的个人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求。TTM对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承担任何责任或保证,投资者应自行研究并在投资前寻求专业建议。

热议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