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吾财讯 | 中金公司发研报指,“十五五”规划中提出“支持创新药和医疗器械发展”,再次印证创新药在国计民生中的重要地位。我们认为国产创新药正从此前多年的“跟随式创新”中,通过沉淀积累从量变转为质变,逐渐走出一批“后来居上”、乃至“同类最佳”、“全球首创”的优质管线。近年国家医保基金结余缩窄,收支状况承压,导致创新药商业化与获批上市存在一定的节奏错位。我国商保在整体卫生支付体系中的作用和赔付水平仍有明显提升空间,有望为临床价值显著但价格超出基本医保承受范围的创新药物提供差异化、切实可行的支付保障。“十五五”规划提出“健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有望进一步推动商业健康险及商保创新药目录落地。根据“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2030年我国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重将降低至25%左右,多元支付体系将成为医保支出的有力补充。随着医疗商保支付日趋完善,内需市场将进一步扩大,我们认为有望为医药支付端带来重要的新活力。创新落地配套机制趋于完善,助推医疗器械创新加速落地。“十四五”期间,国务院办公厅、工信部及药监局等国家机关和部委围绕创新医疗器械领域发布多项政策,完善配套机制并加速产业创新落地。根据众成医械及药智器械数据,2021-2024年间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创新医疗器械216款,较2016-2020年获批数量增长43%。我们认为,“十四五”期间系列政策的发布,从多个维度建立起围绕器械领域创新的配套机制,在具体环节提升监管效率,鼓励并助推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创新加速落地。应用场景及支付框架雏形渐显,从科技性创新走向产业化落地。伴随人工智能领域的不断发展前进,“十四五”期间国家卫健委及医保局相继发布公告,就人工智能在卫生健康行业的应用场景指引、细分场景中放射检查类的人工智能辅助诊断项目收费规则做出明确,并为脑机接口在临床应用做出前瞻性单独立项。我们认为,随着医疗AI、脑机接口等领域底层技术不断发展,政策端开始前瞻性在细分应用场景及临床支付规则形成框架雏形,为新技术走向产业化落地和临床端应用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