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处于“合资红利”向“自主科技”换挡爬坡的广汽集团(601238.SH)再度踩下油门,欲通过核心人才“精准补缺”扭转困局。11月16日晚间,公司披露了新一届管理层聘任结果。公司正式聘任合先庆为总经理、王丹为总会计师,高锐、江秀云、郑衡、黄永强、陈家才为副总经理。同时,冯兴亚不再兼任公司总经理,仍担任公司董事长及董事会战略委员会主任委员。
《经济参考报》记者注意到,这是广汽集团2018年首推职业经理人制度以来的第三届职业经理人团队。此次管理层“换血”有着深刻背景和紧迫性:一方面,自2023年销量攀至250万辆高点后,广汽集团业绩旋即掉头向下,合资依赖、品牌内耗、渠道滞后、技术踏空、全球化受阻等痛点集中爆发,公司急需扭转颓势。另一方面,这场人事变动不是简单的“换座位”,其成败将决定公司未来三年能否在200万辆自主销量、60%新能源占比的“番禺行动”终点线上顺利冲线。

广汽集团2015年至今业绩情况资料来源:Wind 制图:郭新志
精准补位陈家才成唯一“外来人才”
广汽集团此次新聘任的管理层各有所长。整体来看,聘任的六名管理层中,五人均来自“广汽系”(指广汽集团及下属公司),仅陈家才为“外来人才”。
现年44岁的陈家才是六人当中唯一的80后,他拥有近十年的海外业务实战经验,曾任赛力斯(601127.SH,09927.HK)海外BU轮值总裁、集团EMT成员,奇瑞汽车捷途国际公司总经理,奇瑞商用车国际公司总经理,奇瑞汽车河南有限公司管理部部长。引入具备海外业务经验的陈家才,反映了广汽集团急需寻求海外业务突破的用意。2022—2024年,广汽集团在中国大陆以外的营业收入呈不断增长态势,2024年更是达到117.40亿元,但营收占公司总营收的比重不到11%,公司主要收入仍来自中国大陆销售。
尽管如此,广汽集团国内销售收入下滑也让公司基本盘面临挑战。聘任合先庆出任总经理,广汽集团的用意非常明显。1973年出生的合先庆是广汽系的“老将”,他曾担任广汽集团副总经理、战略发展本部本部长,广汽商贸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广汽本田副总经理、销售本部部长,五羊-本田摩托(广州)有限公司董事。此次出任广汽集团董事长,还兼任广汽丰田、广汽传祺和广汽埃安董事长。同一屋檐下,广汽集团自主子品牌(传祺、埃安、昊铂)各自为战,资源分散、渠道打架,导致集团整体效率远低于竞争对手。合先庆如今身兼数职,有望推动公司一体化改革,真正解决上述问题,尽早实现三大品牌差异化、协同化发展。
1979年出生的高锐此次被聘任为副总经理,也同样承载着广汽集团激活合资业务、稳住业绩基盘的期盼。高锐曾任广汽集团资产管理部部长,中隆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骏威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广汽集团(香港)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此次出任副总经理,他还同时兼任广汽本田董事长、五羊-本田摩托(广州)有限公司董事长、广州宸祺出行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广州宸祺汽车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
此外,总会计师王丹作为财务负责人,负责财务管理和资本运作。江秀云出任副总经理,同时担任总法律顾问,负责合规与数据信息业务。郑衡出任副总经理,兼任优湃能源董事长。黄永强负责公关宣传,并兼任广汽国际汽车销售副董事长。
整体来看,广汽集团此次换血并非公司整体人才储备的系统性短板修复,而是针对广汽集团“国际化、高端化”两大关键战役的“精准补位”,广汽集团正处在从“合资红利”向“自主科技”换挡冲坡的关键期,团队关系未来成败。
挑战重重 “番禺行动”落地难度不小
如果把时钟拨回一年前,广汽集团此次管理层变动都能找到注脚。
冯兴亚2016年出任广汽集团总经理、2025年2月升任公司董事长。2024年11月,已经开始主持工作的冯兴亚在广州车展期间主导发布了广汽集团三年战略改革计划——“番禺行动”。他试图用“番禺行动”把散落的品牌、技术、供应链重新拧成一股绳,使广汽集团从“合资利润依赖”转向“自主科技集团”。
“番禺行动”的核心是把总部从广州CBD迁往番禺汽车城,管理模式从“战略管控”变为“经营管控”,并设定2027年自主品牌销量挑战200万辆、占集团总量60%的硬指标。该行动围绕研发、生产、销售、供应链一体化展开,配套IPD流程重构、干部全员竞聘、品牌渠道整合等措施,旨在解决合资依赖、品牌内耗、全球化滞后等痛点,被内部视为“二次创业”的背水一战。
这是一套被广汽集团内部称为“刀刃向内”的组合拳。比如,组织“拆墙”——总部整体南迁广州番禺汽车城,与传祺、埃安、研究院同址办公;拆掉“委办制”,研发、制造、采购、销售四线汇报合并为“事业群制”,直接向董事长办公会负责,实行“一体化大部制”;又如,研发流程改革——导入集成产品开发(IPD),把30个月开发周期砍到18个月,2026年起所有全新车型须按IPD流程立项;再如,激励与人才改革——成立“软件工程院”,核心团队跟投15%,绩效“参照市场惯例”,职业经理人全球招聘……
这些措施仍在推进之中,有些领域已经有了些许突破。如广汽集团与华为合作的“启境”品牌预计在2026年推出,搭载华为干昆智能技术;公司还携手京东、宁德时代共同推出“埃安UT super”项目等。
但该行动要全面落地困难不小。比如,“番禺行动”提出2027年实现自主品牌占集团总销量60%以上,挑战自主品牌销量200万辆。但从目前的销量结构来看,广汽本田和广汽丰田仍占据着广汽集团前三季度销量的“半壁江山”。今年1-9月,广汽丰田和广汽本田销量累计合计约76.71万辆,占累计总销量的64.81%。与此同时,公司新能源汽车销量为26.83万辆,同比下降4.99%;公司节能汽车累计销量为32.64万辆,同比上升6.70%。
正因如此,尽管广汽集团“番禺行动”画好了“路线图”,此次管理层换血更是配备了强大的“施工队”,但要把蓝图变为实实在在的业绩,新的团队将面临一系列的挑战。对于广汽集团最新的人事变动,A股市场给予了正反馈。11月17日,广汽集团收于7.87元/股,涨幅1.55%,总市值802.5亿元。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