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5 月 8 日,美國參議院未能通過《GENIUS 法案》,其中包含的禁止科技巨頭髮行自有穩定幣條款引發的爭議,恰好爲 Meta 重啓加密貨幣項目提供了微妙的政策窗口期。
GENIUS法案的主要發起人參議員比爾·哈格蒂 (R-Tenn.)
同一天,財富雜誌等媒體披露,Meta 正與多家加密貨幣公司洽談引入穩定幣支付,重點探索 Instagram 平臺上的跨境小額結算場景。這標誌着 Meta 在經歷 Libra/Diem 項目的挫折後,正以更務實的策略重返加密貨幣領域。
Meta CEO 扎克伯格
Meta 此次重啓並非簡單的捲土重來,而是基於市場環境和監管壓力的戰略調整。
2019 年推出的 Libra(後更名 Diem)曾試圖打造與一籃子貨幣掛鉤的全球穩定幣,但因引發各國對貨幣主權和金融穩定的擔憂,最終在 2022 年出售資產給 Silvergate 銀行。
如今,Meta 選擇以穩定幣支付應用爲切入點,重點探索跨境支付和創作者經濟場景,目標更聚焦且風險可控。
這一轉向與加密貨幣行業的成熟度提升密切相關。
2025 年穩定幣市場規模已達 1930 億美元,交易量接近 27.1 萬億美元,成爲連接傳統金融與加密領域的關鍵橋樑。
Meta 顯然希望藉助這一趨勢,將穩定幣整合到旗下社交平臺(如 Instagram)的支付生態中,降低跨境轉賬成本並提升創作者收入結算效率。
支付場景優先,聚焦小額交易
Meta 的初步探索集中在Instagram 創作者的跨境支付。
目前,創作者通過傳統電匯接收海外收入需支付高額手續費(通常爲 3%-5%),而穩定幣可將費用降至 1% 以內。這種成本優勢可能吸引更多創作者加入 Meta 平臺,增強其內容生態的競爭力。
技術架構未公開,或複用現有區塊鏈
儘管 Meta 尚未披露新項目的具體技術細節,但分析認爲其可能採用中心化穩定幣模式,即 1:1 錨定美元,並通過第三方機構託管儲備資產。
這與 Diem 後期的策略相似,但更強調合規性。
此外,Meta 可能與現有區塊鏈(如 Aptos 或 Sui)合作,而非自建底層,以加快落地速度。
Aptos 曾是 Diem 團隊成員創立的公鏈,使用 Meta 開發的 Move 語言,技術兼容性較高。
聘請加密領域高管,強化合規能力
前 Plaid 高管 Ginger Baker 的加入是關鍵信號。
Plaid 是美國領先的金融數據平臺,專注於銀行賬戶連接和支付合規,而 Baker 在 Stellar Development Foundation 的經驗(Stellar 是跨境支付領域的知名區塊鏈)將幫助 Meta 構建符合監管要求的支付基礎設施。這表明 Meta 此次更注重與監管機構的合作,而非對抗。
美國立法僵局與科技巨頭限制
美國參議院在 2025 年 5 月 8 日未能通過《GENIUS 法案》,其中包含的禁止亞馬遜、Meta 等科技巨頭髮行自有穩定幣的條款,反映了立法者對市場壟斷和數據濫用的擔憂。
儘管法案擱置爲 Meta 爭取了時間,但未來監管不確定性仍存。例如,共和黨議員 Josh Hawley 等認爲,大型科技公司掌握穩定幣發行權可能導致市場壟斷和數據濫用。
跨境合規與隱私保護
穩定幣的跨境支付特性使其面臨多國監管審查。
歐盟《加密資產市場法規》(MiCA)要求穩定幣發行商建立嚴格的反洗錢(AML)和反恐融資(CFT)機制,並定期公開儲備審計報告。Meta 需在不同司法轄區間協調合規標準,這可能延緩項目進展。
此外,Meta 過去的隱私爭議(如劍橋分析事件)使其在推出金融服務時面臨額外 scrutiny,監管機構可能要求其在用戶數據使用和金融交易安全之間建立更嚴格的隔離機制。
用戶數據與金融主權的平衡
Meta 若整合穩定幣支付,需解決用戶數據與金融交易的合規性問題。
歐盟《通用數據保護條例》(GDPR)要求 AI 系統必須進行數據審計,單次合規審查費用超過 10 萬美元,這對個體開發者來說是難以承受的負擔,但超級羣體憑藉全球化的法律團隊和合規體系,能夠有效應對政策風險。
對加密貨幣市場的推動
Meta 的入局可能加速穩定幣的主流化。
若 Instagram 成功整合穩定幣支付,預計將有數億用戶接觸加密貨幣,推動 USDC、USDT 等主流穩定幣的流通量增長。
同時,這也可能刺激其他科技公司(如亞馬遜、谷歌)跟進,形成 “科技巨頭 + 穩定幣” 的競爭格局。例如,萬事達卡已與 Circle、Paxos 合作,探索穩定幣在支付網絡中的應用。
對創作者經濟的顛覆
目前,全球創作者通過 PayPal、Stripe 等平臺收款需承擔高額手續費,而穩定幣可將成本降低 70% 以上。這可能吸引更多創作者加入 Meta 平臺,增強其內容生態的競爭力。
對傳統支付系統的衝擊
穩定幣的低成本跨境支付特性可能挑戰 Visa、Mastercard 等傳統支付巨頭的市場地位。Meta 若能整合 WhatsApp 的全球用戶(超 20 億),可能在跨境支付領域形成新的基礎設施。
短期:試點驗證與生態合作
Meta 可能先在部分國家(如印度、巴西)開展小規模試點,驗證穩定幣在跨境支付和創作者經濟中的可行性。
同時,其可能與銀行、支付機構合作,建立合規的出入金通道,例如通過 Circle 或 Paxos 發行穩定幣。
中期:監管博弈與技術迭代
若美國下一步出臺明確的穩定幣監管框架(如類似《GENIUS 法案》的新提案),Meta 可能加快項目落地;反之,其可能轉向合規壓力較小的地區(如東南亞)拓展業務。
此外,Meta 可能探索將穩定幣與 AI 結合,例如通過智能合約自動分配創作者收入或實現動態定價。
長期:元宇宙經濟的底層支柱
穩定幣可能成爲 Meta 元宇宙(如 Horizon Worlds)的核心交易媒介。用戶可使用穩定幣購買虛擬商品、參與虛擬活動,甚至通過去中心化金融(DeFi)獲取收益。這與 Meta 構建 “數字經濟閉環” 的戰略高度契合。
Meta 重啓加密貨幣項目,既是對市場趨勢的回應,也是其從 “社交巨頭” 向 “數字經濟基礎設施提供商” 轉型的關鍵一步。
儘管面臨監管不確定性和技術挑戰,但其龐大的用戶基數和支付場景優勢,仍使其成爲穩定幣領域不可忽視的玩家。
未來,Meta 的加密貨幣之路能否成功,將取決於其與監管機構的博弈能力、技術落地的執行力,以及生態合作伙伴的協同效應。
這一動態值得持續關注,因其可能重塑全球支付格局和創作者經濟的未來形態。
附錄:關鍵術語解釋
穩定幣
與法定貨幣或其他資產掛鉤的加密貨幣,旨在減少價格波動,如 USDC、USDT。
合規審查
對企業或項目是否符合法律法規進行檢查,確保其運營合法。
跨境支付
不同國家或地區之間的資金轉移,通常涉及匯率轉換和手續費。
元宇宙
虛擬與現實融合的數字世界,用戶可在其中進行社交、交易、娛樂等活動。
DeFi(去中心化金融)
基於區塊鏈技術的金融服務,如借貸、交易,無需傳統金融機構中介。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