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三(4月30日)截止午間收盤,港股期權半日成交量達到408,029張,其中 騰訊控股 個股期權成交量最大,達4.5萬張; 小米集團-W 名列次席,期權成交3.4萬張; 工商銀行 居第三,期權成交3.3萬張。
此外, 阿里巴巴-W 期權成交3.1萬張, 美團-W 期權成交2.8萬張, 香港交易所 期權成交1.7萬張。
週二早盤 小米集團-W 低開高走,截止午間收盤漲幅4.74%,報49.7港元,個股期權半日成交量達33569張,僅次於騰訊。
期權鏈上Call單集體飆升,成交量最高的是5月29日到期行權價52.5港元的認購期權,半日漲幅達48.44%,同日到期行權價50港元的 $小米 250529 50.00 CALL$ 半日漲幅達52.41%:
消息面上,小米推出專注推理能力的開源大模型MiMo,僅用7B參數規模在數學推理和代碼競賽測評中超越OpenAI的閉源模型o1-mini以及阿里32B規模的QwQ。
據小米介紹,Xiaomi MiMo誕生之初探索的核心問題就是激發模型推理潛能,這款模型聯動預訓練到後訓練,全面提升推理能力。
週一早盤銀行股集體走低,期權鏈上Put單飆升,以工行爲例,成交量最高的是5月29日到期行權價4.9港元的Put單,漲幅340%,同日到期行權價4.8港元的Put單漲幅達到650%:
消息面上, 工商銀行 發佈2025年第一季度報告,營業收入2046.88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減少2.61%;歸母淨利潤841.56億元,同比減少3.99%;基本每股收益0.23元;此外,中行、建行、招行等多家銀行一季度淨利均錄得下滑。
瑞銀髮表報告指,內銀首季盈利表現遜預期,盈利增長勢頭放緩反映了持續的營業額壓力,以及在零售不良貸款比率上升和即將來臨的關稅影響下減低減值損失的空間較小,至於關稅影響能見度仍然有限。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