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難事件重燃駕駛艙錄像爭議 隱私與安全孰重孰輕

美股洞察
07-16

印度航空空難事故再度點燃航空業持續數十年的爭論焦點:是否應安裝駕駛艙視頻記錄儀,作爲現有駕駛艙語音與飛行數據記錄器的補充。國際航空運輸協會理事長威利·沃爾什在新加坡表態支持,認爲監控飛行員操作的視頻設備對事故調查具有重要價值。

上月印度航空171航班在艾哈邁達巴德墜毀,造成機上242人中的241人及地面19人遇難。初步調查報告顯示,飛行員可能在起飛後切斷了波音787發動機燃油供應。沃爾什指出:"根據現有信息,駕駛艙錄像結合語音記錄將極大協助調查人員評估心理健康因素。"

爭議雙方立場鮮明: • 澳大利亞運輸安全局的報告佐證了視頻證據價值:2023年羅賓遜R66直升機空難調查中,錄像清晰顯示飛行員"長時間進行與飛行無關活動,包括使用手機及飲食" • 美國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自2000年起持續呼籲強制安裝,但聯邦航空管理局仍未推行 • 飛行員工會強烈反對,擔憂隱私侵犯及影像濫用風險

美國航空飛行員協會發言人丹尼斯·塔傑爾坦言:"事故後的信息焦慮可以理解,但現有記錄器已能確定事故原因。"前美國航駕駛員協會安全主席約翰·考克斯更警告:"遇難飛行員影像若出現在晚間新聞,對其家人將是二次傷害。"

兩大飛機製造商態度謹慎:波音拒絕透露是否提供錄像儀選配,空客未予置評。國際航空公司飛行員協會聯合會質疑保密機制可行性:"考慮到公衆對聳動影像的需求,飛行記錄視頻的保密性根本無法保證。"

目前駕駛艙語音記錄通常以文字摘要形式公佈。航空安全專家約翰·南斯強調:"在隱私與安全的權衡中,天平必然傾向安全。保障公衆飛行安全是不可推卸的神聖職責。"隨着印度航空事故最終調查報告將在一年內發佈,這場持續二十餘年的安全革命仍懸而未決。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