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概股全線反攻!外資巨頭最新發聲,中國資產後續將如何演繹?

券商中國
10/14

關鍵時刻,外資巨頭最新發聲。

隔夜美股(13日),中概股大漲,截至收盤,納斯達克中國金龍指數大漲超3%。三倍做多富時中國ETF大漲超8%,兩倍做多中國互聯網股票ETF大漲超7%,阿里巴巴京東漲超4%。在13日亞洲交易時段,瑞銀最新發布報告指出,在貿易政策不確定性上升的背景下,若跌勢進一步加劇,投資者料逢低買入中國股票。

13日亞洲交易時段,A股、港股市場亦探底回升,創業板指、恒生科技指數盤中一度跌超4%,午後集體拉昇,跌幅明顯收窄,截至收盤,創業板指跌1.11%,恒生科技指數跌1.82%。

與此同時,多家券商機構表示,短期來看,外部環境不確定上升壓制市場風險偏好,但本次衝擊的影響或遠低於今年4月水平。中長期視角下,驅動本輪行情的核心因素並未改變,慢牛趨勢下調整或是逢低佈局的機會。

中概股爆發

北京時間10月13日晚間,美股開盤後,中國資產全線反攻,截至收盤,納斯達克中國金龍指數大漲3.21%,三倍做多富時中國ETF大漲8.71%,兩倍做多中國互聯網股票ETF大漲7.39%,兩倍做多滬深300ETF大漲6.11%,中國科技ETF漲超4%。熱門中概股普漲,世紀互聯大漲超10%,小馬智行漲超9%,蔚來漲7%,名創優品漲超5%,阿里巴巴、京東漲超4%,小鵬汽車百度騰訊音樂漲超3%。

13日亞洲交易時段,A股、港股市場一度全線調整,滬指一度跌超2%,創業板指一度大跌超4%;恒生科技指數一度大跌近5%,午後探底回升,各大指數跌幅明顯收窄,截至收盤,滬指跌0.19%,創業板指跌1.11%,恒生指數跌1.52%,恒生科技指數跌幅收窄至1.82%。

站在當前時點,投資者最關心的話題無疑是,中國資產後續將如何演繹?

華西證券研究所副所長,策略、政策首席分析師李立峯在研報中表示,短期貿易摩擦升溫難免導致資本市場波動率放大,但基於資本市場的「學習效應」和中國穩市機制建設的增強,本次衝擊的影響或遠低於今年4月水平。

廣發證券策略首席分析師劉晨明認為,這大概率仍是一次典型的「TACO交易」,歷史看短期下跌提供了買入的好時機。當前的市場環境與4月份的不同是,國內「寬貨幣+寬財政」的雙寬基調更加明確,投資者相較於4月那一輪的「TACO交易」記憶猶新,已有應對經驗。基於歷史上牛市跌破20日線的覆盤,這次如果判斷是「TACO」,那Wind全A指數在20—30日線之間就存在比較有力的支撐,短期不必過於恐慌。

銀河證券策略首席分析師楊超表示,短期來看,外部環境不確定性上升壓制市場風險偏好,疊加部分資金獲利回吐壓力,將加劇市場波動,個股分歧或加大。但是驅動本輪行情的核心因素並未改變。流動性預計延續向好趨勢。在「十五五」規劃關鍵窗口期和三季報披露窗口期,重點關注新一輪政策聚焦領域和業績確定性較強板塊。

港股方面,楊超認為,短期內,貿易摩擦升級導致投資者風險偏好下降,帶動港股估值回調。但在國內穩增長政策支持下,以及中長期資金穩股市舉措影響下,投資者情緒有望逐漸穩定。當前港股估值整體處於歷史中高水平,預計未來港股市場或寬幅震盪。

華金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鄧利軍在研報中提到,長期視角下,A股慢牛趨勢不變。一是A股盈利結構性回升,信用可能繼續修復:首先,當前盈利可能繼續結構性回升,盈利的長期趨勢仍受我國自身經濟和政策影響;其次,信用可能繼續修復,估值可能維持偏高水平。二是盈利結構性回升、信用回升期間A股偏強,A股慢牛趨勢不變。

外資巨頭最新發聲

瑞銀在最新發布的報告中指出,如果MSCI中國指數跌至74水平,將獲得強勁支撐,投資者可能逢低買入。

瑞銀中國策略主管王宗豪在報告中寫道:「鑑於MSCI中國指數已從4月份‘關稅戰’升級後觸及的低點上漲36%,短期內可能會出現一些獲利回吐。鑑於目前的情境與4月份類似,我們預計會有更多投資者逢低買入,MSCI中國指數可能在74水平附近獲得良好支撐。」

瑞銀表示,在4月份拋售中跌幅最大、但此後反彈最大的板塊,本次可能承受更大賣壓,其中包括,數據中心、互聯網、科技硬件、汽車與零部件及生物科技等。

瑞銀預計,市場不會重回今年4月低點,主要原因包括以下三點:

1.4月「關稅戰」的快速降溫意味着這次可能會有更多投資者抄底;

2.全球關稅的不確定性有所減少,降溫的條件更加明確;

3.全球股市自4月低點均大幅上漲。

在行業方面,王宗豪維持「槓鈴策略」,看好AI主題(A股TMT和互聯網)、A股券商和高股息股(在拋售中具有防禦性)。此外也看好「反內卷」主題,包括光伏、化工和鋰等。

站在當前時點,多家外資機構認為,A股近期估值合理偏低,無論是建立全球多元化配置,還是對沖美元資產風險,對外資均有吸引力。

路博邁基金首席策略師朱冰倩表示,A股市場短期內面臨一定的獲利了結壓力,然而本輪行情支撐並未發生根本性轉變。四季度依然值得樂觀,中期看多中國資產的理由依然堅實。

摩根士丹利近日發佈的報告顯示,今年9月份,淨流入中國股市的外資反彈至46億美元,創下自2024年11月以來單月最高。截至9月30日,年內外資被動型基金累計流入180億美元,遠超去年同期。這一趨勢表明,全球投資者對中國市場的信心正在恢復。

高盛在最新發布的報告中表示,上調對騰訊今年至2027年資本支出預測至3500億元,並上調其雲端收入增長預測。高盛認為,騰訊AI賦能其全體業務線,得益於其獨特微信生態及全球遊戲資產。維持對騰訊「買入」評級,基本情境的目標價由701港元上調至770港元,「牛市」情境的目標價846港元。

同時,高盛還上調了阿里巴巴未來3年資本開支預測,大幅上調至4600億元,為市場預測最高。同時,將美股12個月目標價調高14%,從179美元升至205美元;港股目標價也上調14%,由174港元漲至199港元,維持「買入」評級。 在AI模型突破及晶片供應多元化支持下,高盛上調阿里未來三季度雲收入按年增長率至31%、38%、37%。高盛指出,雖阿里近期盈利因即時電商投資或虧損下跌,但市場應關注淘寶天貓平臺初期盈利轉勢及國際雲端增長潛力,認為股價回調是買入機會。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